睡眠占据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虽然它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开始关注人类的睡眠 健康。然而,至今人们对睡眠的一些认识仍然是不科学的,树立正确的睡眠观念,必须走出这些误区。
误区一:“数羊”入眠
失眠的夜晚,人们常常会使用不知何时开始流传的“数羊”方法,希望借此快速进入睡眠状态。但最新研究表明,这一方法无助于尽快入眠。
据德国媒体日前报道,英国牛津大学一个研究小组曾将50多名失眠症患者平均分成三组进行对比实验。研究人员让第一组患者在入眠前幻想一些平和放松的景象,如秀美的瀑布或者节假日的情景,而让第二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数羊”方法,对第三组患者则没有任何指导,任其自由思维。实验结果表明,第一组研究对象比平常约快 20分钟进入睡眠状态,而其他两组研究对象的入睡速度则都要比平常略慢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数羊”太单调,无助于人们排遣焦虑情绪并安然入睡。
法国《 健康》杂志日前刊文指出,偶尔打鼾且鼾声均匀,对人体的确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但如果在睡眠中,打鼾多次引起呼吸暂停,且每次暂停时间超过10秒,就属于典型的睡眠呼吸暂停 疾病,容易诱发 高血压、心脏病 、糖尿病等多种并发症。
误区三:老年人“觉少”很正常
《美国医学杂志》 2007年曾刊文指出 ,老年人和年轻人一样需要充足的睡眠 ,这是 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老年人睡眠功能退化 ,以及 疾病等原因 ,夜间较难入睡 ,所以才会给人造成“觉少”的错觉,正确的方法是在白天适当“补觉”。
误区四:“打盹无益”
现代社会人的压力越来越大,睡眠透支已成为一种都市流行病。最新一期的德国《睡眠研究》杂志认为,这时候打个盹,小憩片刻,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美国“全国睡眠基金会”的最新调查显示,美国16%的公司甚至在办公区内专门设有“小憩区”,以帮助员工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体力精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