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中性风颇为流行, 女性喜欢帅气, 男性兼具阴柔。这股时尚之风也刮进了 运动界,纤纤女子恋上拳击、击剑,七尺男儿偏爱芭蕾、瑜伽。为何会出现这种趋势,我们今天就来解读一下。
中性是一种平衡
传统观念中, 男性总是线条粗犷,骨骼健壮,而 女性总是柔若无骨,力不缚鸡。社会的进步,已经将这种差异渐渐模糊。现在,有一种PH值理论。将男和女分别比作碱性和酸性,随着彼此酸碱度的减弱,如今男女的PH值已趋近“7”,呈中性状态。
男人多了一份精致,女人则多了一份坚强,这是一种酸碱中和后的最佳比例,并非简单的“男人婆”或是“娘娘腔”,而是一种生理与 心理的平衡。于是,在 运动的选择上,男人接受了舒缓平和的项目,女人则尝试略带刺激的项目,并逐渐成为一种 运动新时尚。
渴望独立的“拳击女”
说起拳击,总是让人想到力量、征服,充满雄性甚至带点残暴。但现在,这个“野蛮运动”却得到 女性的青睐。“每当带上拳套,集中力量打出一拳,那种渴望独立、表达自我的情绪得到了释放,感觉非常爽。”这是一位拳击爱好者徐小姐的运动感言。
对女性而言,打拳击时人体腹部、腰部和臀部不停地运动,活动量大,不仅有充分燃烧体内多余脂肪的作用,同时也能合理有效地雕 塑身体各部分肌肉,使体型更完美。拳击运动要求步伐灵活多变,所以练习拳击的女性可以把小腿练得细长,整个人变得更加灵活。
从 心理上而言,拳击练习能够克服内心的胆怯,增强面对困难时的自信心,培养女性的自我防范意识。此外,女性通常比较情绪化,易急躁,拳击运动要求精神高度集中,经常练习有助于自我情绪的控制。拳击迎合了人类需要击打东西的天然本性。如果怨气经常无处发泄,人就会变得抑郁、脾气暴躁。因此,打拳的女性反而会在生活中表现得很有气度,保持一种独立克制的品质。
男人的瑜伽减压宝典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球约有35%的人处于亚 健康状态,而在亚 健康人群中,中年 男性占的比例高达75%。长时间紧张工作的压力如果无法缓解,就会引发一系列 心理和生理上的 疾病。
在瑜伽课上,经常可以看到男性,他们和许多女性一起练习。专家认为,瑜伽可以帮助脑波回归平静状态,最大限度地促进副交感神经发挥作用,使人恢复到精力充沛的状态。
据说,印度军队曾将古老的瑜珈引入士兵日常训练。他们练习时有自己专属的动作,更偏重于平衡和协调,并不像女性练习时那样注重柔韧性,而是力求将身体调试到最舒适的状态。在练习了一段时间后,这些驻扎在高海拔地区的士兵,绝大部分都戒掉了烟瘾和酒瘾,“正是瑜伽帮助士兵将消极压力转化为积极能量。”
运动弥补性格差异
看过美国影片《出水芙蓉》的人,一定会对片中男主人公参加形体芭蕾课的片断记忆犹新。男人去跳芭蕾并不为所有人接受。但你是否知道,芭蕾原本就是一种由男人催生的艺术。有着悠久历史的芭蕾艺术曾是王宫贵族的最爱,17世纪,路易十三、路易十四都酷爱芭蕾,并亲自参加演出。
现在,已经有男性开始挑战芭蕾。由于芭蕾对乐感和文化涵养的要求比较高,敢于尝试的男性无疑是非常自信的。从运动学角度讲,男子芭蕾舞的健美力度是一般健身运动无法比拟的,开、蹦、直,芭蕾的三要素具有收缩纤维的功能,使人练后身材更修长,并纠正一些不良的体态,培养高贵、自信的气质。
一位周先生的练习感想是:“刚开始练时,觉得蛮好笑的。不过渐渐地,在舒缓的节奏中练习,让我开始对处理事情的态度也有了转变。我以前做事风风火火,练了芭蕾之后更从容了,不再急吼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