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 > 健康家园 > 健康导航/饮食健康

有研究称豆类食物能杀精 反对者质疑抽样不标准


www.PharmNet.com.cn  来源: 青年参考  日期: 2008-08-13

同仁堂药业
    生意社8月13日讯 大豆是近年来备受营养专家推崇的健康食品之一,其所含的蛋白质被公认为是人体所需的优质蛋白。然而,美国一项最新的科学调查显示,大豆中的某些成分能造成精子数量下降,影响男性的生殖能力。但也有英国专家指出,豆制品是亚洲很多国家民众的主要食物之一,特别是在中国和日本,豆制品的食用量远远大于这个实验的计量,但是在任何医学研究也没有发现“亚洲男性生育能力低于其他地区男性”的结论。
 
    新研究说豆类食物能杀精
 
    许多豆类食物,特别是大豆,富含异黄酮素,这是一种天然的植物雌激素。在畜牧动物研究领域已经证实,从饲料中如过多摄取异黄酮素,会明显降低雄性动物的生殖能力。但此前在涉及人类的研究上,还没有看到明显影响。但是近日,一项由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领导的实验发现,男性多吃如素香肠、豆奶等大豆制品后,精子数量比不吃这类食物的男性要少40%左右。此项研究发表在美国《人类生育》期刊7月号上。
 
    据该实验主要负责人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教授乔治•查瓦罗介绍,这项研究的目的是希望了解植物雌激素与男性精液质量间的关系,“我们想知道豆制品是否影响精液的质量,会不会危及人类的生殖能力。”这个研究小组分析了99名男性对15种豆制品的摄取情况,而这99人在2000到2006年间都曾求助于不孕症门诊。
 
    研究人员将99名男性分为4组,并将15种豆制品,如豆制早餐香肠、毛豆、豆腐、豆浆及豆奶产品等设定了分量标准,摄取量最多的组平均一天吃半份黄豆类食物,相当于每天喝下一杯豆浆、吃下一份豆腐或豆馅汉堡等;而摄取量最低的组不食用任何豆制品。查瓦罗表示,实验结果的差异很大,最高组的男性比最低组男性,每毫升精液少了4100万个精子。而正常精子数应介于每毫升2000万到1.2亿间,低于2000万属于精液不正常,会影响生殖能力。查瓦罗指出:“实验表明豆制品对男性生殖系统,特别是精液质量的确有一定负面影响。”不过,查瓦罗还不能肯定食用豆制品会直接引发不孕问题。“只有进行更大规模的研究和调查才能得出更好结论。”
 
    反对者质疑抽样不标准
 
    这个研究一面世,即遭到若干组织和人士的反对。北美豆类食物协会的理由是,这项调查的抽样情况不标准:99位男性中72%的实验者为肥胖者或者体重超标者,而肥胖者体内本身就存在着雄性激素减少,雌激素偏高的问题。同时该协会还认为这个实验的调查范围太小,不具有普遍代表性。
 
    对这个实验结论产生质疑的,还有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培西博士,他指出豆制品是亚洲很多国家民众的主要食物之一,特别是在中国和日本,豆制品的食用量已经远远大于这个实验的计量。但是在任何医学研究上也没有发现“亚洲男性生育能力低于其他地区男性”的结论。培西认为,男性产精的质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只要正常食用,大豆的影响微乎其微。”
 
    事实上,有关豆制品对男性影响的报道,近年来屡见报端,众说纷纭。如2005年美国《华盛顿邮报》曾经发表文章,鼓励男性多食用豆制品,这篇报道源于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的研究。据该医院的撒切尔医生表示,大豆对男性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保护前列腺上。调查显示,亚洲男性的前列腺癌发病率远低于美国男性,而前者大豆制品的摄入量远高于后者。撒切尔教授指出,研究显示,每天喝一杯豆奶,男性得前列腺癌的风险能降低30%;喝两杯,则能把风险降低70%。这主要是因为在人们食用豆制品之后,肠中会分解一种抑制乙羟基睾丸素形成的物质,而该睾丸素则是导致前列腺癌的元凶之一。同时这种物质还可以防止脱发。此外,跟肉类相比,豆类蛋白质丰富而不含胆固醇,对人体不利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很低,对健康更为有利。此外,很多男性非常爱惜身材,豆类丰富的蛋白质能对肌肉起到营养补充的作用,加强健身的效果。
 
    当然也有对豆制品全盘否定的。比如在以色列,出于对异黄酮素的担忧,政府禁止男人和孩子食用大豆及其制品,唯恐影响男性性功能和孩子的生长发育。
 
    而对于豆制品,中国的食品专家们则表示,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它属于完全蛋白质,从组成上说比牛奶中的蛋白质成分更好。而且,大豆含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油脂质含量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多种维生素以及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含量丰富。而这些特殊成分分别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改善胃肠功能、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至于豆制品中含有的植物雌激素——异黄酮素,他们认为在大豆中的含量非常有限,一般不会影响男子的性激素水平,更不会影响孩子的性征发育。
 
    十大因素能“杀精”
 
    不过,根据近10年来的研究发现,全球男性生育能力降低、精子数量的减少已成普遍趋势。科学家分析这可能与10种因素有关。
 
    首先是一种叫作邻苯二甲酸酯的化学物质。邻苯二甲酸酯普遍应用于玩具、食品包装、壁纸、清洁剂、润滑油、指甲油、头发喷雾剂、香皂和洗发液等数百种产品中。它会干扰内分泌,使男性精子数量减少、运动能力低下、形态异常,严重的还会导致睾丸癌。指甲油中邻苯二甲酸酯含量最高,它会通过女性呼吸系统和皮肤进入体内,危害她们所生育男婴的生殖系统。
 
    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特别是二恶英是极强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可使男性睾丸形态发生改变,精子数量减少,生精能力降低。
 
    香烟中的尼古丁会伤害精子,使男性精液中的含精量降低,增加畸形精子的比率。
 
    酒精则会导致生殖功能趋弱,引起染色体异常,引发胎儿畸形或发育不良。
 
    缺少微量元素会导致精液质量降低。主要包括锌、硒、铜、钙和镁等。缺锌会影响青春期男性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发育,降低精子的活动能力,削弱机体免疫功能,使男性容易患前列腺炎、附睾炎等感染性疾病。缺硒会使体内过氧化物浓度增加,造成对男性生殖系统和睾丸的伤害。
 
    高温对睾丸会产生损害。男性应尽量避免在高温环境中停留过长时间,如洗桑拿浴和用热水泡澡等。
 
    镇静剂、安眠药、抗癌药物,化学药物中的马利兰、激素类药等有碍于精子生长,因此男性应尽量避免长期、大量接触这类药物。
 
    噪音会使人体内分泌紊乱,导致精液和精子异常。长时间的噪音污染可以引起男性不育。
 
    辐射也非常致命。家庭装修中使用的大理石、瓷砖、花岗岩、坐便器等,有些可能含有超标准的射线。电磁波、微波、红外线、紫外线、超声波、激光等属于非电离辐射,这些物理因素具有热效应作用,可引起生殖腺组织损伤。
 
    还有常用笔记本电脑的影响。美国研究人员在《人类生育》杂志上公布的研究结果表明,笔记本电脑运行时内部最高温度可达到70多摄氏度;长时间将笔记本电脑放在双腿上工作,令阴囊的温度上升近3摄氏度,可能使男性精子数量减少,尤其对十几岁的男孩和年轻男子影响明显。
 
    上面所说的十大因素都是不折不扣的“精虫杀手”,与这些相比,过多强调美味豆制品中所含的异黄酮素对人类生殖能力的影响,难免有失公允。(李月)
打印】 【关闭】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医药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医药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pharmnet@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健康推荐
·热射病有何症状?如何预防...
·“小”蚊虫带来“大”麻烦...
·专家紧急提醒!小心呼吸道...
·夏季如何预防空调病?专家...
·“三伏贴”究竟应该怎么贴...
·哪些疾病适合在夏天进行调...
·多地持续“桑拿天” 这份...
·抱冬瓜、喝凉茶……三伏天...
·中疾控:建议公众暑期出游...
开心一笑
·
量血压时常做这6件事?...
·
望梅止渴也能够引发肝脏...
·
女人绝经居然有好处 这3...
·
玩拼图、听音乐!11个习...
·
专家:减重手术效果好 ...
·
重视糖尿病前期, 莫让...
·
肝病新药!吉利德口服FX...
·
营养师的“双11”囤食清...
·
得了肾病综合征竟然是脚...
健康测试
 心理年龄测试  精神状态测试
 老人心理健康  紧张状况自测
体形
测试
体重:
公斤
身高:
标准
体重
食物
热量
五谷类,豆类 蔬菜类
水果类 肉类 蛋类 水产类
油脂类 奶类 糕点小吃
饮料类 糖类 茵藻类 全部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造血系统 心血管系统 皮肤科
神经及精神难病 儿科 五官科
新陈代谢及内分泌系统 外科
结缔组织及免疫性难病 妇科

鼻咽癌 慢性咽炎 复发性口疮
白血病 慢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
糖尿病 高脂血症 骨质增生症
白癜风 白塞氏病 红斑性狼疮
脑积水 智力低下 脊髓灰质炎
脊髓炎 震颤麻痹 坐骨神经痛
肥胖症 高血压 胃下垂 胃癌
白内障 青光眼 荨麻疹 斑秃
硬皮病 酒渣鼻 银屑病 湿疹
艾滋病 尿崩症 尿石病 遗尿
习惯性流产 乳腺增生病 不孕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扩张 中风
风湿性心脏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白细胞减少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
精液异常症 阳痿  ……更多
  站内支持: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使用帮助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国贸通 - 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纺织网 - 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农业网 - 蔬菜网
浙江都市网 - 医疗器械网 - 红娘网 - China Medical Device - 糖酒招商网 - 卫浴网 - Toocle.com - ChinaChemNet - 医药招商 - 医药招商网
© 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