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 > 健康家园 > 健康导航/饮食健康

美国科学家提醒三种常见甜味素均有害健康


www.PharmNet.com.cn  来源: 中青在线  日期: 2008-11-17

同仁堂药业
    为了保持身材苗条,很多爱美人士都推崇无糖食品,认为只要不含蔗糖就不会发胖,就是健康食品。但研究表明,无糖食品的广告误导了消费者,很多常见的代糖甜味素吃多了也会长胖,若摄入过量,还会产生更大危害。
 
    蔗糖素阻碍药物吸收
 
    美国科学家近日将矛头指向美国著名甜味素品牌Splenda。它的产品蔗糖素(学名三氯蔗糖),很多人都会感到陌生,但如果你仔细看食品包装上的成分表,就会发现这个名字比比皆是,从零度无糖可口可乐,到麦当劳专为不吃蔗糖的人提供的糖,商场里各种各样的无糖果冻、巧克力、冰激凌……
 
    蔗糖素是以蔗糖为基础原料,经过改造分子结构产生的新型甜味剂,论安全性可以说是代糖物质中最好的一种。其甜度为蔗糖的600倍,甜味纯正。1976年,英国泰莱糖业公司与伦敦大学为他们共同研制的三氯蔗糖申请了专利。之后,泰莱公司与美国强生公司联合创立了Splenda。到目前为止,在全球范围内,超过80个国家已批准三氯蔗糖为“日常可食用添加剂”,并确认其为“公认安全级(GRAS)”。我国从1997年7月1日起,批准使用三氯蔗糖。
 
    Splenda一直宣传其产品低卡路里,因此广受减肥人士的欢迎。但杜克大学的科学家近日研究表明,虽然蔗糖素所含热量很少,但也不是吃多少都不会胖的;蔗糖素可能阻碍身体对一些药物的吸收。研究人员每天给小白鼠喂食不同剂量的Splenda蔗糖素,12个星期后,食用蔗糖素的小白鼠普遍比正常老鼠重;常吃蔗糖素的小白鼠肠道内的有益菌大大减少,这就会影响肠道对药物的吸收。
 
    对这一研究结果,Splenda的经销商美国McNeilNutritionals并不认同,因为此项研究是由美国糖业协会资助的,该协会反对Splenda先前使用的广告语“看上去像糖,所以吃起来也像糖”,并因此与McNeilNutritional 对簿公堂,糖业协会认为,这个广告语会使消费者相信Splenda是天然的零卡路里甜味素。
 
    特殊人群勿食阿斯巴甜
 
    如果仔细阅读“零度”可口可乐的成分表,我们还会发现另外一种甜味剂——阿斯巴甜,它在食品生产中十分常见。阿斯巴甜是一种比蔗糖甜200倍的甜味素,是现在世界上6000多种食品和饮料的主要成分,全球大约有3.5亿人经常食用这种甜味素。
 
    对阿斯巴甜的使用一直争议不断。2005年10月,有俄罗斯媒体报道,意大利科学家公布的一份研究结果称,动物实验证明,阿斯巴甜可导致老鼠患癌。同年12月,英国议会食品与环境特别委员会成员、自由民主党下院议员罗杰•威廉姆斯呼吁,任何含有阿斯巴甜的食品及饮料都应下架。他甚至认为“阿斯巴甜比苏丹红(一种有毒的化工染色剂)更危险”。但欧洲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称,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阿斯巴甜致癌,至少到目前为止,他们还认为阿斯巴甜是安全的。
 
    今年7月,我国网络上盛传“零度”可口可乐内的阿斯巴甜可致癫痫乃至癌症,在消费者中引起了恐慌,可口可乐公司不得不出面否认。有关专家表示,微量阿斯巴甜对人体无副作用。暨南大学食品科学工程系副主任傅亮指出:“在与碳酸饮料产生化合作用时,它可能产生微量的其他物质,这些物质是否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目前未有研究,也暂未发现。”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官方网站显示,美国对阿斯巴甜的每日允许摄取量进行了严格限制,为每公斤体重 50毫克。在中国,阿斯巴甜也是国家卫生部认可用于食品和饮料中的甜味剂之一。我国《食品卫生管理法》规定,对阿斯巴甜的标示必须要以中文显著标示“本品使用人工甘味料:阿斯巴甜”字样;添加了阿斯巴甜的食品,可以使用“内含苯丙胺酸 ”标示,要以中文显著标示“苯丙酮尿症患者不宜使用”等字样。
 
    从我国的法律规定就可看出,虽然阿斯巴甜是一种安全的甜味剂,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食用它。像上面提到的苯丙酮尿症患者就不适合食用,因为阿斯巴甜中含有苯丙胺酸,而苯丙酮尿症患者无法正常代谢苯丙胺酸,有导致智能不足的危险。有医生建议,怀孕的妇女最好不要食用阿斯巴甜。另外,曾有一些报告指出,有些人可能患有阿斯巴甜不耐症,食用阿斯巴甜制品后会有头痛、抽搐、恶心或是过敏反应的症状出现。
 
    木糖醇导致腹泻
 
    和上述两种甜味素相比,人们更熟悉木糖醇。它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通常可从白桦、玉米中提取,目前主要产自中国。木糖醇的甜度与蔗糖相当,但热量只有蔗糖的60%。
 
    由于木糖醇在口腔中不易被细菌发酵利用,形成腐蚀牙齿的酸性物质,所以很多食品都用它取代蔗糖,比如木糖醇口香糖。饭后嚼木糖醇口香糖确实不容易导致蛀牙,很多人误把木糖醇当做防蛀健齿的良药,认为木糖醇含量越多越好。
 
    大量国外临床试验表明,如果蛀牙到了中后期,一定得去医院治疗,口香糖帮不了忙。
 
    此外,很多医生指出,糖尿病患者不能吃太多木糖醇,否则可能导致血糖升高。而且木糖醇吃得过多,血中甘油三酯升高,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因此糖尿病人不宜多食木糖醇。木糖醇不会被胃里的酶分解,直接进入肠道,吃多了对胃肠有一定刺激,可能引起腹部不适、胀气、肠鸣。由于木糖醇在肠道内吸收率不到20%,容易在肠壁积累,易造成腹泻。
 
    在欧美国家,含有木糖醇的食品都会注明“过量摄取可能导致腹泻”这样的消费提示。但在国内市场销售的食品,鲜见这种标识。某知名口香糖生产商表示,其生产的木糖醇口香糖中“木糖醇含量较低,并不足以引起腹泻”,因此这类标识“ 没有必要”。尽管如此,营养师还是提醒说,以中国人的体质,一天摄入木糖醇的总量不能超过50克。光嚼嚼口香糖应该没什么问题,但如果吃大量其他木糖醇食品,就需要注意了。
打印】 【关闭】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医药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医药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pharmnet@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健康推荐
·急诊专家提醒:中暑急救,...
·家长注意!孩子睡觉盖太多...
·广东疾控:基孔肯雅热可防...
·暑期就诊高峰背后:运动不...
·热射病有何症状?如何预防...
·“小”蚊虫带来“大”麻烦...
·专家紧急提醒!小心呼吸道...
·夏季如何预防空调病?专家...
·“三伏贴”究竟应该怎么贴...
开心一笑
·
量血压时常做这6件事?...
·
望梅止渴也能够引发肝脏...
·
女人绝经居然有好处 这3...
·
玩拼图、听音乐!11个习...
·
专家:减重手术效果好 ...
·
重视糖尿病前期, 莫让...
·
肝病新药!吉利德口服FX...
·
营养师的“双11”囤食清...
·
得了肾病综合征竟然是脚...
健康测试
 心理年龄测试  精神状态测试
 老人心理健康  紧张状况自测
体形
测试
体重:
公斤
身高:
标准
体重
食物
热量
五谷类,豆类 蔬菜类
水果类 肉类 蛋类 水产类
油脂类 奶类 糕点小吃
饮料类 糖类 茵藻类 全部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造血系统 心血管系统 皮肤科
神经及精神难病 儿科 五官科
新陈代谢及内分泌系统 外科
结缔组织及免疫性难病 妇科

鼻咽癌 慢性咽炎 复发性口疮
白血病 慢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
糖尿病 高脂血症 骨质增生症
白癜风 白塞氏病 红斑性狼疮
脑积水 智力低下 脊髓灰质炎
脊髓炎 震颤麻痹 坐骨神经痛
肥胖症 高血压 胃下垂 胃癌
白内障 青光眼 荨麻疹 斑秃
硬皮病 酒渣鼻 银屑病 湿疹
艾滋病 尿崩症 尿石病 遗尿
习惯性流产 乳腺增生病 不孕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扩张 中风
风湿性心脏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白细胞减少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
精液异常症 阳痿  ……更多
  站内支持: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使用帮助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国贸通 - 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纺织网 - 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农业网 - 蔬菜网
浙江都市网 - 医疗器械网 - 红娘网 - China Medical Device - 糖酒招商网 - 卫浴网 - Toocle.com - ChinaChemNet - 医药招商 - 医药招商网
© 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