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脾虚湿盛】 【肾气不足】 【湿热下注】
|
|
正常妇女阴道内有少量白色无臭味的分泌物,如分泌过多、过少,或色质异常,并伴有其他症状,则为白带异常,统称带下病。最常见的带下病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异常,或有臭味者,称为带下过多。各种生殖器官的炎症、内分泌功能紊乱、子宫黏膜下肌瘤、宫颈癌等均可导致白带过多。中医认为,本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脾虚肝郁、湿热下注,或肾气不足,下元亏损所致。临床常见脾虚湿盛、肾气不足和湿热下注三个证型。 |
|
 |
【山药羊肉粥】 |
|
|
配方: |
羊肉500克,山药50克,生姜15克,葱30克,胡椒6克,绍酒20克,食盐3克。 |
制法: |
把精羊肉入沸水中氽去血水,将山药清水焖透后切片,与羊肉同煮,投入葱、姜和调料,武火烧沸后去浮沫,再以文火炖至酥烂。羊肉捞出切片,放入碗中,把原汤连山药一同倒入羊肉碗中。 |
功效: |
补脾益肾,温中暖下。 |
用法: |
佐餐食用,每日1次,连服1个月。 |
|
 |
【芡实糯米鸡】 |
|
|
配方: |
芡实50克,莲子50克,乌骨鸡1只(约500克),糯米100克。 |
制法: |
将乌骨鸡去内脏,洗净,将莲子、芡实、糯米放入鸡腹中,用线缝口,放在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文火炖烂熟,调味即可。 |
功效: |
健脾补肾,除湿止带。 |
用法: |
分次酌量食用。连服2周。 |
|
 |
【白果黄芪乌鸡汤】 |
|
|
配方: |
白果30克,黄芪50克,乌鸡1只(约500克),米酒50毫升。 |
制法: |
将乌鸡去内脏、头足,洗净,把白果放入鸡腹中,用线缝口,与黄芪一起放入砂锅内,加酒及水适量,用文火炖熟,调味即可。 |
功效: |
健脾益气,固肾止带。 |
用法: |
分次饮汤食肉。 |
|
 |
【扁豆山药茶】 |
|
|
配方: |
白扁豆、山药各20克。 |
制法: |
将白扁豆炒黄,捣碎,山药切片,二者水煎取汁,加糖令溶。 |
功效: |
健脾益气,化湿止带。 |
用法: |
代茶频饮。 |
|
 |
【三味薏米羹】 |
|
|
配方: |
薏米、山药、莲子各30克。 |
制法: |
以上三味洗净,加水适量,用文火熬成粥。 |
功效: |
健脾益气,化湿止带。 |
用法: |
早晚食用,连用7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