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阴虚阳亢】 【气血不足】 【痰湿中阻】
|
|
梅尼埃病,原称美尼尔病,是由于内耳膜迷路水肿,导致平衡功能发生障碍,因而出现眩晕等一系列症状。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旋转性眩晕、一侧性耳鸣耳聋,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检查可见自发性水平性眼球震颤等。本病属中医学“眩晕”范畴,多因素体肝肾阴虚,加之后天失于调摄,或恣食肥甘厚味,或情志过激,以致气血不足、痰浊阻滞,清阳不升,或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引动内风所致,临床上常见阴虚阳亢、气血不足、痰湿中阻三个证型。 |
|
 |
【白术香酥饼】 |
|
|
配方: |
白术10克,陈皮10克,鸡蛋2只,面粉300克。 |
制法: |
将白术、陈皮水蒸使软,切成碎末;鸡蛋打至起泡沫,用小苏打、香精、猪油、盐、白糖适量拌和,再与白术末、陈皮末及面粉揉和,捏成油酥面团。将面团摊成薄饼,放在油锅内煎烤15分钟左右,表面成为金黄即成。 |
功效: |
健脾化痰,益气止眩。 |
用法: |
可作早、晚餐主食。 |
|
 |
【赤豆茯苓粥】 |
|
|
配方: |
茯苓15克,赤小豆18克,粳米60克。 |
制法: |
先把赤小豆、粳米加水适量,如常法煮粥;茯苓研成粉,等粥将成时加入调匀。 |
功效: |
益气健脾,化痰除眩。 |
用法: |
早晚分食,连用数天。 |
|
 |
【陈皮薏米粥】 |
|
|
配方: |
陈皮9克,薏米30克,竹茹9克,珍珠母20克。 |
制法: |
先把陈皮、竹茹、珍珠母用布包好,加水煎去渣取汁,用药汁与薏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红糖调味。 |
功效: |
健脾化痰,平肝潜阳。 |
用法: |
每天1剂,顿服或分2次服食。可连用1周。 |
|
 |
【黄芪洋参丝瓜汤】 |
|
|
配方: |
黄芪30克,西洋参片3~4片,丝瓜200克。 |
制法: |
丝瓜切成小块或小片,加入黄芪,西洋参及清水300毫升,煎煮20分钟左右。 |
功效: |
益气养阴,升清降浊。 |
用法: |
喝汤,吃洋参片、丝瓜。 |
|
 |
【乌梅桂圆饮】 |
|
|
配方: |
乌梅15克,当归10克,山药10克,酸枣仁10克,桂圆肉10克,白糖20克。 |
制法: |
将乌梅、当归、山药、酸枣仁四味加水400毫升,煮沸后改文火煮20分钟,滤去药渣,加入桂圆肉、白糖稍煮即成。 |
功效: |
益气养血,安神定眩。 |
用法: |
每天1剂,分2~3次饮服。 |
|
 |
【山药虾仁豆腐】 |
|
|
配方: |
山药30克,茯苓20克,嫩豆腐400克,鲜虾仁200克。 |
制法: |
先将鲜虾仁加入生粉、食盐、料酒各适量,腌渍10分钟左右;嫩豆腐切成丁,山药茯苓切成薄片。豆腐置于白色碗内,山药、茯苓铺在豆腐周围,隔水蒸约10分钟,将虾仁、麻油倒在豆腐上面,撤上葱花、姜末,再蒸10分钟即可。 |
功效: |
健脾益气,升阳止眩。 |
用法: |
佐餐食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