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举例】
支气管炎
刘××,男,63岁。咳嗽喘反复发作三十余年。患者于1961年冬季出现咳嗽,痰喘在北医三院诊断为支气管炎,经住院治疗一个月后好转。以后每于秋冬季节发病,咳嗽、咳痰,服抗菌素及中成药后好转,未根本治愈,反复发作,日渐加重,影响工作及生活。就诊时咳嗽伴喘息,痰多,两肺可闻及罗音(++)。X线检查:两肺下野肺纹理增多。舌质淡,苔薄腻,脉滑。诊断为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在三伏天用三伏灸治疗,即苏子、莱菔子、白芥子等量研末取三份,元胡、细辛、甘遂等量研末取一份,用蜂蜜调成糊状。在每伏所取的腧穴上外敷上述调和好的中药,用固定式艾条熏灸器置于腧穴上,施灸一个小时,隔日 1 次。3次后,患者觉痰明显减少;10次治疗后咳嗽、痰多、喘息等症大减,两肺罗音减少(+)。一个疗程结束,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减轻,只有轻微的咳嗽,少量痰,两肺(-),不影响工作睡眠。随访一个冬春,患者病情稳定,未反复。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建媛。三伏灸治疗气管炎及哮喘58例疗效观察 针灸临床杂志 1996;12(9):32。
[2]易受乡等。熏脐灸健脾作用的临床研究 中国针灸 1994;14(5):36。
[3]张英英等。艾灸对老年人血液流变性及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影响 上海针灸杂志 1997;16(3):3。
[4]赵艳玲等。穴位敷贴加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临床杂志 2000;16(7):15。
[5]谢坚等。隔药灸神阙治疗肠激惹综合征 针灸临床杂志 2000;16(7):51。
[6]程怀孟。中药敷脐加艾灸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 中国民间疗法 1999;(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