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半夏种植栽培技术 |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其块茎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作用。主治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头晕不眠等症。
一、植物学特征
半夏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5~30厘米。块茎近球形,叶出自 |
|
|
|
半夏生长习性和种植 |
一、半夏的形态特征
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5~35cm,块茎近球形,直径0.5~3.0cm,基生叶1~4枚,叶出自块茎顶端,叶柄长5~25cm,叶柄下部有一白色或棕色珠芽,直径3~8cm,偶见叶片基部亦具一 |
|
|
|
板蓝根秋季常见病害及防治 |
秋季是板蓝根病害的多发期,病害严重时会影响其产量和质量。防治板蓝根病害必须对症下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将板蓝根秋季易发生的几种常见病害的症状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霜霉病:
症状:危 |
|
|
|
板蓝根规范化栽培技术 |
一、概述
板蓝根是我国古老的常用中药材之一,在我国从唐代就开始了人工栽培,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板蓝根治病防病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其生产领域和人工栽培地也在不断的扩大,在 |
|
|
|
百合摘花及后期管理 |
百合适时摘花能减少植株对养分的消耗,促使地下球茎快速膨大,从而增加产量。但摘花时期要恰当,摘花过早,球茎未定型,影响产量;摘花过晚,花朵消耗养分过多,影响球茎质量。根据生产经验,百合摘花的适宜时机是: |
|
|
|
白芷种植可药菜间作 |
白芷为伞科植物,药用部分为根,属我国40种大宗常用中药,有祛风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白芷除药用处方调配外,还是参桂再造丸、上清丸、木瓜丸、牛黄上清丸等中成药的主要原料。白芷常作香料,很多膳食调 |
|
|
|
白芷的高产栽培技术 |
白芷,又名香白芷、香芷,为常用辛温解表类中药,在我国南北地区广泛栽培,常见的品种有兴安白芷、库页白芷、川白芷、杭白芷等。白芷喜温和湿润、光照充足的气候环境,主根粗长,入土较深,宜栽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 |
|
|
|
白术高产栽培技术 |
白术为菊科类植物,以根状茎入药,切片生用或炒用。白术性喜凉爽气候,怕高温高湿。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以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而不宜在低洼地、盐碱地种植。
选地整地
白术前作以禾本科作物为好, |
|
|
|
白术的加工方法 |
白术商品中,野生白术质量远胜于栽培品,故於术被单列为个种。但由于野生白术资源已极少,故栽培白术己成为商品主流,其质量以个人、肥壮而分支少、质结而不空泡为佳。在各地所产白术中,以浙江所产为上品,优于其他 |
|
|
|
白芍栽培采收技术 |
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芍药忌连作,一般多选择排水良好,通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壤。栽前应精耕细作,深耕30~40cm,耕翻1次~2次。结合耕翻,每亩施厩肥或堆肥 2500~4000kg 作基肥,耙平作成宽1.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