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扶正补虚药具有扶助正气以祛邪之功效,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调动机体的抗癌因素,这对预防和治疗胂瘤均有积极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消化道肿瘤、肺癌、白血病、肝癌及妇科胂瘤兼有体虚者。 肿瘤患者出现正气虚弱时,宜用补虚药治疗或用补虚药配合祛邪药同治,以挟正祛邪。本类药物中一部分并具有直接抑杀肿瘤细胞作用。 扶正补虚药绝大多数无明显毒性反应和不良反应,不少药物还能防治化疗、放疗的不良反应,如白细胞减少等,可促进手术后机体的恢复。临床常与其他类抗癌中草药、化疗、放疗、手术等配合使用。
|
 |
|
白首乌(萝藤科鹅绒藤属白首乌的根。) |
别 名: |
牛皮消(《救荒本草》),奶浆草(《开宝本草》),飞来鹤(《植物名实图考》),耳叶牛皮消(《中国药用植物志》),瓢瓢藤、老牛瓢、七股莲、何首乌(江苏),青洋参、菁洋参(云南),隔山消、隔山橇、野山苕(四川),白木香(浙江),万世竹、剪蛇珠、土花旗参(江西),牛皮冻(湖南)。 |
性味功效: |
味甘、微苦,性微温,有毒。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止心痛并兼有健脾益气之功。 |
临床应用: |
具有一定的防治肿瘤作用,并能抗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力。
此外,常用于治疗肝肾阴虚的头昏眼花、失眠健忘、须发早白、腰膝酸软、筋骨不健、胸闷心痛及十二指肠溃疡、消化不良、肾炎和小儿高热等症。 |
用法用量: |
内服1~30g。 |
注意事项: |
|
|
 |
|
冬虫夏草(麦角科(肉痤菌科)虫草属植物冬虫夏草的子座及其寄主的干燥虫体。) |
别 名: |
虫草、冬虫草、夏草冬虫。 |
性味功效: |
味甘、性温。滋肺补肾。 |
临床应用: |
可用于治疗肺癌、纵隔肿瘤、鼻咽癌、骨癌及前列腺癌等。用人工培养的冬虫草菌丝做成的玉灵胶囊能辅助治疗恶性肿瘤。
此外,还用于治疗肺结核咳嗽、咯血、虚喘、盗汗、遗精、阳痿、腰膝酸痛。 |
用法用量: |
内服4.5~10g。 |
注意事项: |
|
|
 |
|
当归(伞形科当归属植物当归的根。) |
别 名: |
秦归、云归(《全国中草药汇编》)。 |
性味功效: |
味甘、辛,性温。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 |
临床应用: |
可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配方用当归、黄柏、龙胆草、栀子、黄苓各30g,青黛、芦苓、大黄各15g,木香9g。经研粉、炼蜜为丸,每丸重6g,每日服3~4丸。本品还用于宫颈癌及胃肠道肿瘤等。
此外,还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血虚闭经、痛经、慢性盆腔炎、贫血、血虚头痛、脱发、血虚便秘等。 |
用法用量: |
内服6~18g。 |
注意事项: |
|
|
 |
|
向日葵(菊科向日葵植物向日葵的根、茎髓、花盘、花及种子。) |
别 名: |
葵花(通称),迎阳花、丈菊(《群芳谱》),转日莲(《烟台中草药》),向阳花(江西、陕西、福建、甘肃),尼玛美多(藏语),娜仁一花儿(蒙语),望日葵,朝阳花。 |
性味功效: |
味甘,性温。根:清热利尿,止咳平喘。花盘:养肝补肾,降压,止痛。子:滋阴,止痢,透疹。叶:清热解毒,止疟。 |
临床应用: |
适用于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
常与凤尾草、水杨梅全草等配伍。
此外,还适用于小便涩痛、尿路结石、乳糜尿、咳嗽痰喘、浮肿、白带等。 |
用法用量: |
每日花盘50~150g,根25~50g,茎髓25~50g,水煎服。 |
注意事项: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