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57篇临床报道中,筛选出73首治疗冠心病具有较好疗效的自拟专方,统计药味使用频度,试图寻找冠心病的一些用药规律。73首自拟方药味使用了77味药。
应用频度(例)
|
报道文献(篇)
|
药 物
|
|
>1000
|
>20
|
丹参、川芎、黄芪。
|
|
10~19
|
赤芍、甘草、延胡。
|
|
601~900
|
>20
|
当归、三七、党参。
|
|
401~600
|
10~19
|
麦冬、红花、郁金、瓜蒌。
|
|
5~9
|
五味子、薤白、桃仁、桂枝。
|
|
3~4
|
牛膝、柴胡、冰片。
|
|
201~400
|
5~9
|
半夏、熟地、菖蒲、陈皮、山楂、白芍。
|
|
3~4
|
川楝子、太子参、大枣。
|
|
101~200
|
10~19
|
附子、降香。
|
|
5~9
|
生地、蒲黄、枳壳、莪术、木香、仙灵脾。
|
|
3~4
|
首乌、鸡血藤、龙眼肉、五灵脂、香附、细辛、白术、生姜。
|
|
|
1~2
|
黄精、山萸肉、龙骨、牡蛎、玄参、青木香、麦芽。
|
|
|
51~100
|
5~9
|
没药、远志。
|
|
3~4
|
酸枣仁、葛根、白芥子、三棱、琥珀。
|
|
1~2
|
珍珠母、沉香、紫窭、虎杖、桔梗、血竭、阿胶、玉竹、神曲、乳香。
|
|
|
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以活血蕴和补气药为主。实验研究证明益气活血药物可明显改善心功能,能使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还原粘度、血小板凝聚力、纤维蛋白原有所降低,并具有降低血脂、动脉血栓和粥样斑块的形成,促进血栓溶解,改善冠状动脉血液循环的作用,因此被广泛使用于急性心肌梗塞和心绞痛病人,临床疗效也较好。其次是行气药及养阴药。第三是温热药、祛痰药和祛瘀药。其他如清热、消导、开窍、重镇、利尿等药使用频率甚低,多因有兼证而用之,可见临床治疗冠心病仍以标本兼顾、益气活血为主,再辅以行气以助活血、养阴以助正气,作为治疗冠心病的基本方法。然后根据病因再选用其他诸药,因寒者加用温热药;因痰者加化痰药;瘀阻者用化瘀药。这些与冠心病因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进一步造成心功能减退的病理机制和几十年来临床分型研究的观点是一致的,也为临床进一步筛选药物,寻找治疗规律提供了线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