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女贞子 |
补阴药物 |
|
【简介】女贞子为木樨科植物女贞的成熟果实。一般在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摘。以粒大、饱满、色紫黑,质坚实者为佳。
【功用】本品为清补之品,具有滋补肝肾,乌发明目之功。主治肝肾阴虚,头目昏眩,耳鸣耳聋,头发早白,腰膝酸软等症。 |
|
 |
枸杞子 |
补阴药物 |
|
【简介】枸杞子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和枸杞的成熟果实。以宁夏的质量最好。“枸”和“杞”原是两种树名,由于本品棘如构之刺,茎如杞之条,故名枸杞。
【功用】滋补肝肾,助益精血,养肝明目,生津安神。主治肝肾精血亏虚,头晕目眩,耳鸣如蝉,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劳伤虚损;或肝血不足,视力减退,视物模糊;以及肾虚,性功能减退,阳痿,不孕、不育,消渴等。 |
|
 |
山茱萸 |
补阴药物 |
|
【简介】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茉英的果肉。处方名称为山萸肉。
【功用】本品是补益和固涩、治标和治本两相兼顾的进补良药,有补益肝肾,收敛固涩之功。主要适用于肝肾亏虚,闭藏失职,症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阳痿早泄,遗精遗尿;或表虚不固的虚汗不止;或冲任不固的月经过多,崩漏出血... |
|
 |
黄精 |
补阴药物 |
|
【简介】黄精,为百合科植物黄精或囊丝黄精以及若干同种植物的根茎。黄精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珍贵中药,为服食保健要药。
【功用】本品为气阴双补药,有养阴润肺,补脾益气,补肾填精之功。主治肺阴虚亏,干咳无痰;脾胃虚弱,食少纳呆,倦怠乏力;或肾虚精亏,腰酸足软,头晕耳鸣及消渴等。 |
|
 |
玉竹 |
补阴药物 |
|
【简介】王竹是百合科植物玉竹的根茎。玉竹一直被视为养阴生津之佳品。
【功用】养阴润肺,生津养胃。适用于肺阴不足之干咳少痰,甚至痰中带血,或胃阴不足,津液缺乏,口渴舌红,饥不欲食等。有补阴而不滋腻、滋养而不恋邪的优点,因此,还可用于治疗素体阴虚、感冒风热而致的发热,微恶风寒,干... |
|
 |
石斛 |
补阴药物 |
|
【简介】石斛为兰科植物金铁石斛及同属多种植物的茎。其中皮色深绿,质地坚实,味厚多汁为上品,称铁皮石斛,价格较贵;其嫩尖尤佳,称绿毛枫斗,价格更是昂贵。平时处方所用石斛以皮色黄如金(称“金钗石斛”),茎壮如钗,...
【功用】养胃阴,生津液,滋肾阴,清虚热。主治胃津不足,口中作渴,唇燥咽干,舌红少津;或肾阴虚亏,虚热内发,腰软乏力,头晕眼花,视力减退,舌红少苔者。石斛是民间比较熟悉的清补药品。 |
|
 |
天冬 |
补阴药物 |
|
【简介】天冬为百合科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天门冬的块根。以贵州产量最大,品质最佳,冬季采挖最好。
【功用】天冬与麦冬同属滋清兼备的补益良药。它的功能与麦冬相似,清肺降火,滋阴润燥。但天冬的滋阴清热力量较强,擅长养肺阴,亦能补肾阴,适用于肺阴虚,肺燥咳嗽,干咳无疾,或阴虚发热,津液缺少,口渴等症。 |
|
 |
麦冬 |
补阴药物 |
|
【简介】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门冬(沿阶草)或大叶麦冬的须根上的小块根。这种植物的草根有须,像麦,它的叶似韭菜叶,冬天并不凋枯,所以叫麦冬。主产于浙江、四川、江苏等地。一般以表面淡黄白色、肥大、质柔、气香、味甜,...
【功用】本品甘寒质润,具阴柔之性,滋阴之功,善于清养肺胃之阴雨润燥,又可清心经之热而除烦,是一味滋清兼备的补益良药。主治肺胃阴伤,咽干口燥,干咳少痰,或虚劳燥咳,咯吐鲜血,或口渴多饮,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症。 |
|
 |
北沙参 |
补阴药物 |
|
【简介】北沙参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根。形状细长而质地较坚实致密,以山东莱阳者品质最佳。
【功用】养阴清肺,益胃生津。适用于肺热阴伤引起的干咳元痰,或痰少而黏,甚则痰中带血,咽干口燥,或声音嘶哑等。也可用于胃阴不足所致的口燥咽干,胃痛,呢逆,呕吐,便秘,舌红少津等。与南沙参相比,两者性能相近,都是... |
|
 |
南沙参 |
补阴药物 |
|
【简介】沙参有南沙参和北沙参两种。南沙参是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或杏叶沙参的根,形状粗大而质较疏松。
【功用】养阴清肺,祛痰益气。本药为清补之品,适宜于素体阴虚或阴虚有热的人服用。如用于肺热阴伤引起的干咳无痰,或疾少而黏,甚则痰中带血,咽干口燥,或声音嘶哑等。也可用于胃阴不足所致的口燥咽干,胃痛,呢逆,呕吐,... |
|
 |
阿胶 |
补血药物 |
|
【简介】阿胶是用马科动物驴的皮,经漂泡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胶质块,以产于山东省东阿者品质最佳,故名阿胶。有很好的滋补强壮作用。民间将它与人参、鹿茸一起并称为冬令进补的“三宝”。
【功用】补血止血,滋阴润肺。主治血虚而见面色萎黄无华,指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久咳等,以及咯血、吐血、尿血、便血、衄血等。因本品在治疗妇女各种出血及胎产病证方面尤有特长,故被誉为“妇科圣药”。 |
|
 |
自芍 |
补血药物 |
|
【简介】白芍是毛莨科植物芍药的根。采集后略煮熟,除去栓皮(外皮),晒干呈白色,故称白芍。野生品种,晒干不去栓皮者,称为赤芍。
【功用】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主要适用于血虚而致的唇甲淡白,妇女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或肝气不和之胁肋,院腹疼痛,四肢拘挛作痛;或肝阳上亢的头痛、眩晕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