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 健康长寿决定于体内物质和能量的储备,而这种物质和能量的储备有“冬储夏耗”之规律。夏季就是“消耗”的季节,此时如不注意保养,秋冬季节就会使人体质下降,抗病力减弱,从而影响全年的身体 健康。那么,夏季该如何遵循“夏之韵律”,变“耗”为“储”呢?
清静养神:夏季,人们在精神、 心理等方面,应息其怒,静其心,安其神,使神经系统处于宁静状态。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心平气和的性格习惯,切不可烦躁激动。人们宜多静坐,减少户外活动,不宜将复杂、高难度的脑力劳动或强体力劳动放在夏日的中午进行,以免劳精劳神耗力。
起居有常:夏天日照时间长,天亮得早而黑得晚。人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应随之作一些相应的调整,以迟睡早起为佳,尽可能地定时起睡。“定时”是体内生物钟的要求,如果一年四季都能定时,可造成“动力定型”,使身体具有最好的适应性和预见性。夏季,人们更应给自己规定一个严格的起睡作息时间,绝不无故违反,即使休息日也不例外。
避免日晒:夏日炎炎,人们应当尽量减少外出,以避免日晒过多。尤其是中午阳光直射时,室外气温常高达50℃以上。外出活动极易中暑。同时,由于近年来大气层臭氧空洞越来越严重,导致阳光中的紫外线直接照射地面,如果日晒过多,会使人体过多地受到紫外线的伤害。为防中暑,身边和家中应备有一定的清热解暑药,如仁丹、十滴水、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
调整 饮食:预防和减少高温天气对人身体造成的危害,可通过调整 饮食结构来提高身体对高温环境的耐受性。夏季 饮食以清淡、富有营养、易消化、补充水分及维生素且能提高身体免疫力的食物为佳。夏季以二稀一干为宜,早上吃面食、豆浆,午餐吃干饭,晚上吃粥。
纳凉有度:盛夏天气闷热,有些人喜欢纳凉至深夜,甚至贪凉而露宿于外,或睡于电风扇下。然而,“夏夜避风如避箭”。夏日虽热,但下半夜风却很凉,可引起多种 疾病,伤人常在不经意之间。夏季人体皮肤汗孔开泄,特别是入睡之后,机体抵抗力更加虚弱,极易遭受风邪的侵袭。因此,天气再热,纳凉也须有节有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