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前夕,北京老年 医院事业发展部主任张进平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快车道,但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却没有快步跟进。
据了解,我国老龄化呈现出速度快、规模大等特点。2005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已达到7.7%以上,60岁及以上人口占11%以上,预计2020年上述两个年龄段的老年人口将分别达到1.64亿和2.34亿。
张进平说,面对如此庞大的老龄人口,我国的老年医疗服务明显滞后。与妇幼 保健相比,老年医疗 保健既没有法规制度,也没有相关管理机构,无管理队伍更无专项资金。
为什么要建针对老年人的医疗服务机构?张进平指出,一方面,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老年 疾病谱也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老年病与慢性及其他专科 疾病还是有所不同。
“大多数老年人都有两种以上疾病,因此老年病学的特点是多科室医生针对老年人进行综合治疗,整体给予老年人关怀。”她说,对老年病的治疗更加强调以“人”而不是以“病”为管理目标。另外,老年人还有特殊的医疗需求,如老年病综合征(如衰退、失禁等)、长期照料等医疗服务在综合 医院就很难得到解决,社区卫生机构目前也没开展这样的服务。
张进平介绍,在北京老年医院的卒中病房,不仅有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的医师,还有康复师、理疗师和 心理咨询师等人员,全方位地对老年人进行 健康干预。
“十五”计划期间政府已经重视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如北京于2001年将市属三级医院北京胸科医院转建为“北京老年医院”,之后各区县也陆续挂牌了一批“老年病医院”。
但张进平指出,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不能单靠哪家医院,它应是一个从老年人的保健、治疗到护理及康复的整体的、连续的服务。这一体系应由各老年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护理院及康复院等共同承担,根据 老人健康和疾病的不同阶段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
“建立老年医疗服务体系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催生了与之相关的‘银发产业’,如果我国对此不加重视,将会丢掉这一市场。”张进平建议,我国应整合各级老年医疗服务机构,联合社区卫生机构一起,将住院治疗、日常治疗和家庭治疗相结合,共同构成老年医疗服务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