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 > 健康家园 > 健康导航/两性健康/男性健康

不育是有些疾病的信号


www.PharmNet.com.cn  来源: 中华康网  日期: 2007-10-22

同仁堂药业
    男性不育,许多人都把它当作一种疾病来对待的。其实,近代医学研究表明:与其说这是男科的一种常见病,倒不如把它当成某种疾病的信号。因为从临床上来看,对于大多数不育男性,只要把根本性的疾病治好了,不育这种征兆也就没有了。
 
    那么,从男性不育这一征兆中,可以发现哪些疾病呢?
 
    一、精液不液化
 
    在正常情况下,男子的精液射出体外后即变成胶冻状,随后于37℃温度下在5至奶分钟内,凝固的精液由于受前列腺分泌的液化酶作用而自然液化,精子开始向前移动。当缺乏上述前列腺酶时,精液即不能液化或液化不全,精子因而不能活动,所以就导致不育。射精后1小时内用肉眼可以观察精液不均质,其中有结晶物。
 
    北京天伦不孕不育医院施长春主任指出:中医认为此病是湿热之邪蕴积下焦,热灼阴伤;或肾阴不足阴虚生热。相火偏亢,均可导致精液偏稠不化而引起不育。故而可采有滋补肾阴,清热利湿的方法服药治疗。对于合并有前列腺炎疾患者,还应配合对前列腺炎的治疗。
 
    二、白细胞精子症
 
    北京天伦不孕不育医院苏建萍主任指出:在所有男性不育患者中,约有20%的人查不出原因,其精子数量和质量都正常,但就是不能使女方怀孕。
 
    90年代初,研究人员在对上述原因不明的男性不育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之后,终于揭开了其中的秘密;男性精液中含有极少数白细胞。如果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每一视野中只能见到1—2个白细胞可为正常。如果视野中出现了3个或3个以上的白细胞时,就说明精液中的白细胞过多,此时即称为白细胞精子症。
 
    三、精子发泡症
 
    日本一心妇产科医院医生发现,男子的精液如发生泡沫现象,这就有可能导致不育。如果男性排出的精液发泡性越大,组成泡沫的每个小泡越细小,对精子与卵子结合受孕就越不利。因为精液中一旦有细小的单独的泡,精子便会聚集在其周围,泡沫内的气体对精于有害。几分钟后,精子就会失去活力而死去。
 
    因此,医生建议:在性交时应尽量避免泡沫的形成,即采取空气不易进入阴道的男上女下位,轻轻地作“活塞运动”,使阴道内的空气排出。射精前的几分钟内,阴茎切莫脱离阴道再插入;射精后也不要马上抽出;同时应垫高女方臀部,以利于精子直接进入阴道深部及子宫内,减少发泡现象。
 
    四、隐睾症
 
    有些粗心的家长们直到儿子1岁多才发现孩子患有双侧隐睾症,这对将来的“传宗接代”无疑有很大的影响。
 
    睾丸在胎儿期位于腹腔内脊柱两侧,随着胎儿的发育逐渐下降。一般情况下在胎儿发育的后期已经降至阴囊,有的婴儿出生后1—2个星期,皋丸才降至阴囊,据统计,睾丸位置异常的婴幼儿,新生儿有10%,1岁儿中有2%。
 
    北京天伦不孕不育医院施长春主任指出:在医学上,凡是睾丸没有降至正常位置的都称为隐睾症。
 
    隐睾的原因很多,有的是胎儿发育期间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不足,有的是睾丸发育不良,有的是腹腔内部的机械性问题影响了睾丸的下降。
 
    以往医学界多数人士认为,只有双侧隐睾才会影响生育,而单侧隐睾则对生育影响不大,现在发现单侧隐睾也会影响生育。
 
    按理说,单侧隐睾者另一侧睾丸仍属正常,完全可以代偿两个睾丸的作用,但实际上许多人确因一侧隐睾而造成了不育。其原因在于睾丸中的特殊“防线”——血睾障碍。它是用于预防免疫反应的组织,单侧隐睾的睾丸由于受温度的不良影响而遭到破坏时,体内即可相应地产生抗精子的抗体,从而使对侧睾丸“制造”出来的精子失去作用。虽然这种现象并非人人都会如此,但据统计,346例单侧隐睾患者中仅有110名仍能生育,还有236例却不能生育,不育率占2/3还要强。
 
    医学研究表明,患隐睾症的儿童在5岁以后,睾丸往往会发生难以恢复的病理改变。所以,手术一定要做得早才有恢复的希望。这种手术是将睾丸拉下固在阴囊内,以恢复适应的环境温度,恢复睾丸“制造’精子的能力,达到生育的目的。如果手术过晚,比如在6岁以后再做,并不是毫无希望,有人报告78名1l岁手术患者,仍有19名获得了生育的能力,但手术愈晚则恢复”制造“精子的能力愈差,获得生育能力的可能性也愈小。
 
    另外,隐睾症的患者中,发生睾丸肿瘤的机会也比正常人要多,这样也会影响生育能力。
 
    五、精子生成障碍
 
    现已查明,约有50%的夫妇不育症是由于男性生殖系统的缺陷所致。男性生殖系统的缺陷中,又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精子生成出现了障碍。
 
    北京天伦不孕不育医院熊有光主任指出:大多数有精子生成障碍的男性可产生一定数量的精子,然而其数量往往减少,且质量也差,在这种情况下很少能生育。睾丸发育不全、隐睾、感染、外伤、循环障碍等引起的睾丸萎缩,以及内分泌紊乱、维生素缺乏,各种严重慢性病都可影响精于生成,精子过少的其它原因可能与精于的运动有关。慢性前列腺炎和精囊炎可能导致纤维化和狭窄,甚至可以造成单侧或双侧输精管阻塞。另外,性交时不能射精或排出的精液不能进入阴道,这就会影响精子与卵的接触,如严重的尿道下裂时,也会造成男性不育。
 
    男性不育的诊断包括病史、体检,生殖系统检查和精液检查,特别是精液检查,对于诊断男性不育症有决定意义,它可以了解睾丸制造精子的功能,精液的质量、附属性腺的分泌功能,以及有无抗精于抗体存在等。
 
    对于由精子产生障碍引起的不育症,药物一般效果不大,但如有明显的内分泌紊乱、维生素缺乏等现象时,均应进行治疗。当附睾输精管无梗阻,睾丸也无异常,只是精子数减少或精子死亡数增多时可服用中药(熟地、龟板、桑螺蛸、何首乌,苍术、韭菜子、当归,复盆子、菟丝子、补骨脂)治疗,较长期服用,效果满意。附睾部梗阻或输精管局限性梗阻,可用外科手术治疗。临床也有因性交过频而不生育,在延长两次性交间隔(5—7天)后生育者。
 
    六、沙眼衣原体感染
 
    国外专家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沙眼患者易引起男性不育。
 
    调查发现有超过半数的男性有沙眼衣原体的感染。通常它可以引起男性尿道炎、输精管炎和附睾炎及性功能障碍,如频繁遗精,早泄、射精痛等,由于输精管炎症而使精子活动力减退,进而引起不育。
 
    北京天伦不孕不育医院施长春主任指出:沙眼衣原体是一种比细菌还小的微生物,孕妇如患有沙眼衣原体感染,分娩时可传染到新生儿,引起新生儿患沙眼或沙眼衣原体肺炎。
 
    沙眼孕妇如将用物用热水浸泡5分钟,即可消毒。
 
    七、支原体感染
 
    近年来对男性不育的研究中专家们发现,有相当多数的男性不育患者与各类病毒和细菌感染有关,譬如腮腺炎病毒、淋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感染以及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支原体感染等。其中,国外学者在对2500对不育夫妇进行检查中,发现支原体感染竟占到29。1%。
 
    北京天伦不孕不育医院熊有光主任指出:支原体是一种微生物,常寄居于人体各处,但多寄居于女性阴道和子宫颈内,在发生性接触后就转移到男性泌尿生殖道内,一般情况下不引起发病,但可以出现尿频、尿急和脓性分泌物等急性症状,并可以导致尿道炎或侵犯前列腺、附睾等引起炎症,虽无特殊症状的慢性感染状,进而造成不育症。
 
    对上述感染的诊断并不难,治疗起来也比较容易,问题是患者要对此引起注意。
 
    八、幼年时腮腺炎的一种后遗症
 
    国外曾有位学者统计分析了1294例男子不育的原因,发现由于皋丸功能衰竭而导致的男子不育者占14%,其中大部分是腮腺炎引起的睾丸炎症所致。不少男子不育,往往可以追朔到儿童时期罹患腮腺炎的病史。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除了在腮腺中为非作歹外,还会在人体的生殖器官、神经组织和胰腺等组织器官里惹事生非。
 
    当它侵犯男孩于的睾丸时,可引起睾丸发炎。睾丸炎一般在腮腺发病后1周左右发生,偶尔也可以在腮腺肿胀前发病或与腮腺炎一起发病,多半只侵犯一侧睾丸,也有双侧皋丸同时受害者。
 
    北京天伦不孕不育医院施长春主任指出:睾丸炎发病后,表现为睾丸的肿胀与疼痛,伴有高烧,寒战,恶心、呕吐,腹痛等全身性症状。这时作为男孩子的家长就不能掉以轻心,坐等其自愈,有时腮腺炎倒是痊愈了,但由此而引起的睾丸炎的后遗症可就大了。因为睾丸炎仅出现以上症状本身问题不是很大,严重的是流行腮腺炎病毒的破坏作用,会使睾丸组织萎缩,特别是会使专门制造精子的”工厂”——精曲细管的结构遭到破坏。如果双侧睾丸都被这种病毒摧毁的话,就可以引起终生不育,而且是难以治愈的终生不育。因为,因腮腺炎后睾丸炎所引起的男子不育,要想使其睾丸功能恢复正常是很困难的。 腮腺炎在少年儿童中经常大面积流行,许多家长不懂得这些知识。有些人还会误将腮腺炎当作淋巴结炎或扁桃体发炎,因而也容易误事,特别在农村地区更是这样。
 
    九、牙病
 
    德国医学教授汉斯、里德尔认为,在原因不明的男性不育者中,倘若能把自己的牙病治好,可使其中50%的妻子怀孕。
 
    西方人一般在40岁左右才开始意识到需要一个正常的家庭和孩子,而在婚前则较浪漫,有至少一个以上的性伙伴,加上日夜倒置的狂欢和极不正常的睡眠和性生活,不到35岁就出现了一系列的牙病。
 
    里德尔对18例用各种方法治疗无效的男性不育症患者,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发现他们均患有牙病,并给予治疗。半年之后,他们中的几位妻子先后怀孕。里德尔认为,引起牙病和口腔炎症的病菌多种多样,细菌及其毒素容易进入血液,到达身体其它部位,包括睾丸,从而损伤了精子,造成不育。因皮,健康男子婚前应注意口腔卫生,加强龋齿预防和修补龋洞,拔除残根、死牙以及治疗牙龈炎和口腔中的所有炎症。
 
    十、阴囊皮炎
 
    据科学家观察发现,男子阴囊皮炎患者有可能会引起不育。阴囊皮炎的表现是阴囊皮肤增厚,苔癣样变,正常的阴囊皮肤皱褶消失等。
 
    英国学者亨德利和门罗收治了16名男性不育症患者,发现他们全部患有阴囊溢脂性皮炎型的湿疹性皮炎,阴囊皮肤呈水肿性苔癣样增厚,阴囊皮肤中的正常皱褶消失,似麂皮样。16名患者的精液检查均存在精子数量少、活动能力差的不正常现象。
 
    科学研究证明,动物的睾丸如不能低于正常体温2—3℃,就不能产生精子。人体的阴囊皮炎可导致阴囊水肿、皮肤增厚,这就妨碍了动静脉的热交换,使睾丸温度不能下降甚至升高,从而影响精子的生成及活动能力,继而出现不育。
 
    十一、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静脉曲张(以下简称精曲)的发生,是由于该静脉本身存在先天性瓣膜功能不全或不良,再加之后天某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如长期体力的吃重或过度手淫刺激等,造成精索内静脉压力增高,形成盘状扩张,使该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和留滞。其危害包括:阴囊内温度升高,抑制精子生成;造成睾丸营养和供氧不足,睾丸内分泌功能紊乱,睾丸酮水平下降,精子数减少;造成睾丸萎缩;造成附睾功能不全,使精子活动力降低。
 
    在临床上,轻度的曲张静脉只能在作屏气试验时(用手捏着鼻子然后往下屏气)才能看到或摸到;中度曲张的静脉不作屏气试验也能看到或摸到;如果在平卧时也能看到或摸到者则是重度,其形状蔓状盘曲的静脉团,似蚯蚓。对于隐性曲张。仅能借助仪器才能测出。
 
    据统计资料发现,精曲的程度与不育之间不成正比关系,即不论哪一种程度的曲张都会引起不育。所以,对于患有精曲的患者来说,如在排除其他不育的因素(如生殖道炎症等)。或经药物治疗仍不能生育的精曲,则要考虑手术治疗,不能贻误了良机。对于婚后已有生育的精曲患者,倘若伴有反复发作前列腺或精囊炎症或伴有睾丸萎缩的精曲,也应作手术治疗,否则会影响到日后的性生活。
 
    据北京天伦不孕不育医院熊有光主任介照:精曲手术后会不会复发,这与手术方法的选择有关。应用显微外科器械作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加转流术治疗,精液质量改善率可达到70%。
打印】 【关闭】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医药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医药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pharmnet@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健康推荐
·胃肠不适、晒伤多发?中医...
·立秋节气如何养生?三个换...
·干吃蒙脱石散险窒息?专家...
·专家解读:强降雨后,如何...
·广东基孔肯雅热新增报告病...
·保卫人体“化工厂” 专家...
·广东一周新增70例登革热病...
·专家:心脑血管病防治核心...
·关于基孔肯雅热:会人传人...
开心一笑
·
量血压时常做这6件事?...
·
望梅止渴也能够引发肝脏...
·
女人绝经居然有好处 这3...
·
玩拼图、听音乐!11个习...
·
专家:减重手术效果好 ...
·
重视糖尿病前期, 莫让...
·
肝病新药!吉利德口服FX...
·
营养师的“双11”囤食清...
·
得了肾病综合征竟然是脚...
健康测试
 心理年龄测试  精神状态测试
 老人心理健康  紧张状况自测
体形
测试
体重:
公斤
身高:
标准
体重
食物
热量
五谷类,豆类 蔬菜类
水果类 肉类 蛋类 水产类
油脂类 奶类 糕点小吃
饮料类 糖类 茵藻类 全部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造血系统 心血管系统 皮肤科
神经及精神难病 儿科 五官科
新陈代谢及内分泌系统 外科
结缔组织及免疫性难病 妇科

鼻咽癌 慢性咽炎 复发性口疮
白血病 慢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
糖尿病 高脂血症 骨质增生症
白癜风 白塞氏病 红斑性狼疮
脑积水 智力低下 脊髓灰质炎
脊髓炎 震颤麻痹 坐骨神经痛
肥胖症 高血压 胃下垂 胃癌
白内障 青光眼 荨麻疹 斑秃
硬皮病 酒渣鼻 银屑病 湿疹
艾滋病 尿崩症 尿石病 遗尿
习惯性流产 乳腺增生病 不孕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扩张 中风
风湿性心脏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白细胞减少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
精液异常症 阳痿  ……更多
  站内支持: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使用帮助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国贸通 - 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纺织网 - 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农业网 - 蔬菜网
浙江都市网 - 医疗器械网 - 红娘网 - China Medical Device - 糖酒招商网 - 卫浴网 - Toocle.com - ChinaChemNet - 医药招商 - 医药招商网
© 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