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是药物与食物巧妙结合而配制的食品。通过烹调加工,制作出既具有食品作用,也具有 药品作用的美味佳肴,是 中医饮食保健的一大特色。 药膳食疗从营养学角度来讲比普通食品更优越。它是取药物之性,用食物之味,共同配伍,相辅相成,起到食借药力,药助食功的协同作用,收到药物治疗与食物营养的双重效应。不同的药膳,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不同季节,人们服用的药膳也不相同,因此药膳学有四季五补之说。
春季,气候温和,万物生长向上,五脏属肝,而肝主疏泄,此季需要补肝,称为升补。适宜的中药有马齿苋、鱼腥草、香椿、西洋参等;食物有菠菜、蚕豆、韭菜、香菇、竹笋等。例如:鱼腥草炖猪肚,取鱼腥草120克,猪肚1个,猪肚洗净破开,鱼腥草洗净,放入猪肚中扎好,加水、调味料适量,小火慢炖至烂熟即可。适用人群:流行性感冒患者、经常便秘的人。
夏季,气候火热,阳气盛而阴气弱,人体喜凉,五脏属心,需要清补。适宜的中药有菊花、莲子、决明子、山楂等;食物有绿豆、西红柿、西瓜、草莓、苦瓜等。例如:菊花决明茶,菊花10克,炒决明子12克,用沸水适量冲泡,代茶饮。适宜人群: 高血压病人、头晕目眩、眼底出血者。胃寒病患者忌食。
秋季,气候凉爽,五脏属肺,需要平补。适宜的中药有枇杷、杏仁、百合、秋梨等清凉润肺之品;食物有冬瓜、白萝卜、苹果、秋藕等。例如:百合枇杷藕羹,鲜枇杷、鲜百合、鲜藕各50克,百合分瓣洗净,枇杷洗净去皮核,藕洗净刮皮切片,一起入锅加水适量煮熟,用湿淀粉调成羹加调味品即可。适宜人群:肺痿咳嗽、胸闷多痰、劳伤过度的人。
冬季,气候寒凉,阳气深藏,五脏属肾,寒邪易伤肾阳,需要滋补。适宜的中药有枸杞、茴香、人参、当归、冬虫夏草等;食物有羊肉、狗肉、鸽肉、洋葱、桂圆、荔枝等。例如:当归枸杞羊肉汤,当归10克,枸杞20克,羊肉100克,将材料一起放入适量水中,先大火煮开,再小火炖至羊肉烂熟加调味品即可。适宜人群:血虚体弱、气血不足者,肠燥便秘的老年人,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产后出血过多的妇女。
另外,还有一些四季皆宜的药膳。如:茯苓包子、银耳羹等。
除四季对人体的影响外,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们的生理、病理,影响 疾病的生成与转归,因而必须辨证施膳。依据 中医理论学说,对每一个病种都应做到“组药有方,方必依法,定法有理,理必有据”。不仅用药如此,在食物的选择上也是如此,只有运用辨证论治原则选药组方或选食配膳,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作者:王照林 王俪娟 李世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