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风大天凉,时有降温,气候的不稳定,导致患感冒的病人增加了。在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即将来临之际,提醒大家注意几个问题:
流感和感冒是两种病
经常有人认为流感和感冒是一种病,流感不过是感冒流行而已,因此对流感不重视。其实,流感是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累及上呼吸道的、全身性 疾病;而感冒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和副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流感和感冒是两种完全不同的 疾病(见图表1)。
但是,病人到 医院就诊,医生往往很难马上下是流感还是感冒的诊断,因为确诊流感需要从呼吸道标本中鉴定出流感病毒,目前综合 医院做不到在诊室里完成这样的病原学诊断。通常,如果病人体温(腋下温度)大于38℃,同时伴有至少一项呼吸道症状,比如咽痛、咳嗽等,就可以下“流感样病例”的诊断。如果病人同意,由 医院采集鼻咽分泌物,送 疾病控制中心作流感病毒检测,通常检测时间为1-2周。2006-2007年在流感流行季节,北京朝阳医院感染和微生物科与北京朝阳区疾病控制中心合作监测结果显示,流感主要由甲1(HIN1)和甲(H3N2)感染引起。使用抗菌素花钱多好得慢
有人常认为流感后,输液一定好得快。去年北京流感高峰集中在元旦前后,当时各大医院输液室爆满。所谓输液,输的是什么?肯定是消炎药——抗菌药物。但是,流感是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抗菌素对流感病毒根本无效。去年我们调查了近500例“流感样病例”,分析使用抗菌素和不用抗菌素的病人的病程和转归。结果发现:用抗菌素的患者,平均退热时间是2.9天,而不用抗菌素的患者,退热时间是2.4天;从呼吸道症状的缓解时间来看,用抗菌素组平均为5.4天,不用抗菌素组平均为4.1天。但是用抗菌素组的平均花费是193元人民币,不用抗菌素组花费107元人民币,有显著差别(见表2)。也就是说,因为“流感样病例”就诊的病人,如果输液,要多花近一倍的价钱,但是并没有得到明显益处。
为什么明知输液没有用还用呢?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认识误区,抗菌素是一种“神奇的药物”,但不是包治百病,感冒和流感就是抗菌素的软肋,而且抗菌素用多了还会引起肝肾功能损害,抗菌素相关性腹泻,以及细菌的耐药性增加等不良后果。
另外一个原因来自医生,医生担心万一病人不是流感,而是普通细菌引起的肺炎或其他细菌感染,不用抗菌素会不会延误病人的病情?实际上,对于医生来说,开输液的医嘱是最简单的,而如果不开抗菌素,对医生的要求就高了,需要医生仔细的询问病史、仔细查体、还要仔细向病人解释病情。国外统计资料显示,在普通门诊,如果开抗菌素,平均每位患者就诊时间只有1-2分钟,而如果不开抗菌素,就诊时间就需要20多分钟,因为医生要多花时间向病人解释不开抗菌素的理由。
聪明的病人,应该多问医生几个“为什么”,而不是一上来就要求医生使用抗菌素。
流感是身体请求休息的信号
在医院,经常可以看到焦急的母亲带着初三的儿子来治感冒,而且一天内两次、三次到医院,为什么?原因很简单,面临中考,最好医生一天内就把孩子的病给治好,一天的学习都不要耽误。还有一些白领,患上流感,也是希望当天退烧,晚上再坐飞机出差。很可惜,病人这种 心理预期往往不能满足。
因为,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治疗流感病毒的特效药,流感要靠人体的自我修复。如果一个人不幸患上流感,最好的治疗办法就是充分的睡眠和营养。流感病人发热持续3-5天是正常的,当天退烧反而不好。患上流感,本身就说明我们一段时间以来身体状况不佳,正好借着“生病”这个机会好好休息一下,给自己的身体一个自我修复的时间。当患上流感的时候,我们应该有意识的把自己的生物钟调慢,起码在一定时间内,不能再按照以前的工作和学习节奏生活了。我们应该聆听一下“自己身体发出的声音”,生病是一个强烈的信号,提示我们身体累了,需要休息了。生病了还强迫自己的身体超负荷工作,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北京朝阳医院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科博士曹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