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肺癌已经成为全球 男性和 女性的第一癌症杀手,每年因此死亡的人数高达110万。在我国,肺癌也是发病率最高的恶性 肿瘤,年发病率高达35/10万(即每10万人就有35人患肺癌)。
过去肺癌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手术治疗适用于 肿瘤体积比较小、 肿瘤细胞没有转移的患者;放疗主要适用于局部晚期病人的治疗和部分病人姑息治疗。化疗作为晚期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尽管有效,同样是“善恶不辨”,在杀死肿瘤细胞同时,对正常细胞也有影响。资料显示,如果第一次化疗后肿瘤复发,25%至50%的患者无法耐受静脉化疗;第二次化疗后肿瘤复发,90%的患者无法耐受静脉化疗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近年随着医学的发展,肿瘤分子发病机制的阐明,针对这些发病机制的靶向治疗已成为可能。所谓“靶向治疗法”,就是针对某种癌细胞或癌细胞的某个蛋白、某个分子进行的特异性治疗,它能“分清敌友”,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 健康细胞影响较小,使患者耐受性和生活质量都得到提高。化疗就像是“原子弹”,它的机制是“什么细胞长得快就杀什么细胞”,因此会有掉头发、白细胞下降等副作用。但靶向治疗就像是激光制导导弹,“哪种细胞表达某种东西就杀哪种细胞”,能有效避免化疗带来的 不良反应,明显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靶向治疗主要杀伤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影响很少,因此它的 不良反应轻微,易于被病人及其家属所接受。
在日前本市举行的“彰显生命的色彩——肺癌关注月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肺癌专家报告了最近在第十二届世界肺癌大会上公布的一项全球性的临床研究成果,经来自亚洲、欧洲、美洲52个国家和地区将近7040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观察,一种新型靶向肺癌治疗方案(NSCLC)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总体控制率接近80%,接受该方案治疗的患者总体中位生存期长达7.5个月。而且实验数据更表明,这种新方案为亚洲人群提供的生存获益较白种人更为显著。目前该方案已获得了全球医学界的认可。
因此,对于晚期肿瘤患者而言,目前医学界已经开始转变思维,即抗肿瘤治疗目标不单单是延长病人生命,同时还要让病人活得好,即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