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慢性气道阻塞性 疾病的统称,主要是指不完全可逆性气道阻塞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两种 疾病。据统计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为8.2%,在吸烟人群中有15-20%的患病率。每年有100万人死于慢阻肺,因慢阻肺致残的人数每年高达500万-1000万。慢阻肺已成为高社会负担和高危害性的 疾病,应引起社会与民众的足够重视。
现已证实戒烟、减少粉尘和化学物质的吸入、减少室内外空气污染是预防慢阻肺发生的重要措施。尤其是戒烟,是防止发生慢阻肺最为经济和有效的办法。
慢阻肺患者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或有咳嗽、咳痰等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许多人对慢性咳嗽、咳痰症状往往不予重视,以为是吸烟引起的现象。当在临床上诊断出慢阻肺时,肺功能往往只有正常人的一半,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对于无明显症状的长期吸烟者、暴露于粉尘职业的高危人群,以及有慢性咳嗽、咳痰症状者,应该每年进行1-2次的肺功能检测,可以早期发现慢阻肺。
其次,得了慢阻肺后应该进行早期综合治疗。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可有效避免和减少肺炎和流感的发生。口服免疫调节剂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呼吸道感染。对于有咳嗽、咳痰、和气促症状的慢阻肺患者可长期用一种以上的长效支气管扩张剂或口服茶碱,也可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加长效支气管扩张剂。
伴有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的重度慢阻肺患者则可在家庭进行氧疗和呼吸机治疗,这些措施能减少慢阻肺患者反复急性加重以及急诊和住院的次数。
慢阻肺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平时应该增加营养,保持理想体重。要多进行户外有氧 运动锻炼,做腹式深呼吸等。 中医中药治疗慢阻肺也是理想的方法。总之,只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就可以控制患者的症状,减缓疾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让慢阻肺患者做到“轻松呼吸,不再无助”。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 医院呼吸科主任、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