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 > 健康家园 > 健康关爱/关爱儿童

如何及时发现宝宝缺钙?


www.PharmNet.com.cn  来源: 搜狐母婴  日期: 2007-11-15

同仁堂药业
    5岁的兵兵前些日子总是捂着肚子哭着喊疼,疼的时候浑身出虚汗,可疼一会儿后就活蹦乱跳的没事了。家人总认为兵兵肚子里有虫在作怪,多次带他在医院检查,可是没有发现虫子的踪迹。
 
    无奈之下服了驱虫药,可是过了几天兵兵老毛病又犯了,最后到了儿童医院检查了骨源性硷性磷酸酶试验,发现兵兵是缺钙引起的腹痛。
 
    病因终于找到了。
 
    北京生物物理研究所王加义教授研究开发的骨源性硷性磷酸酶在人体钙营养评价方面的应用,得到了国内外一致认可。骨源性硷性磷酸酶是反映骨改变全过程最正确的指标。应采用骨源性硷性磷酸酶新方法评价缺钙情况,既可动态监测骨源性硷性磷酸酶,防止小儿VD中毒及钙补充过多。还可及时发现钙营养亚健康儿童,及时预防治疗防止其转变为病人,确定受检者该不该补钙,该补多少钙。根据测试结果提示钙营养不良,骨代谢障碍,及时采取适当补充VD3和钙剂等措施,有利于预防和减少缺钙,防止佝偻病的发生。
 
    缺不缺钙谁说了算
 
    出牙迟,不一定是缺钼;睡眠不好,不一定是缺钙;走路晚,也不一定是缺钙。那么,到底怎样才知道孩子缺不缺钙,有没有“一锤定音”的检查?
 
    让我们对一些有关钙的检查作一次扫描。
 
    血钙  曾有位母亲对医生诊断她的孩子为佝偻病非常不满,因为一次检查的结果表明孩子的血钙浓度完全正常。血钙正常还会缺钙?
 
    血钙正常的孩子当然可能缺钙!
 
    人体内99%的钙都贮存在骨骼和牙齿中,血液中的钙还不到全身总量的1%。但是,因为血液钙浓度的高低对生命有很大的影响,机体总是想方设法保持血钙浓度的恒定。当食物中的钙不足,或者缺少维生素D使钙吸收不良,血钙开始下降时,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后的4个黄豆大小的腺体被激活,分泌甲状旁腺素,刺激破骨细胞,使贮存在骨骼中的钙迅速释放在血液中,使血钙浓度上升,保持血钙浓度恒定。另外,甲状旁腺素还可减少钙从肾脏的流失。因此,只要甲状旁腺功能正常,除非极度缺钙,血钙浓度是不会明显下降的。
 
    除了甲状旁腺素外,影响血钙浓度的激素还很多,如降钙素、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以及性激素等,所以一般情况下,血钙浓度并不能敏感地反映人体是否缺钙。
 
    尿钙  曾有有想用测定尿钙浓度的方法来了解机体是否缺钙,但实际上尿钙浓度还受膳食、饮水量及肾功能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也不能可靠地反映机体缺钙与否。
 
    X线测骨密度  既然人体是以消耗库存钙为代价来换取血钙浓度的相对恒定,那么,能不能通过检查骨密度的方法来了解人体缺钙与否呢?实践表明,只有在缺钙比较严重时,才会在X线片上出现骨皮质变薄、骨密度减低等情况。
 
    单光子骨矿化测定仪  近年来,部分大、中城市的某些药店、商场门口,常常可见到商家提供“单光子骨矿化测定仪”,为过往行人免费测定有无缺钙。其实,这种方式弊端很多。首先,这类仪器是用放射性同位素来测定的,会使围观者遭受不同程度的辐射。其次,迄今尚无各年龄组的“正常值”,加上放射性同位素会不断地衰变,因此测定结果产不可靠。
 
    双能量骨密度测定、超声波骨密度测定、CT骨密度当量测定 这些是目前被认为较为可靠的测定骨密度的方法,但因损伤复杂或价格昂贵难以推广应用。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缺钙与否呢?
 
    诊断是否缺钙可从以下四方面综合来考虑。第一,孩子有没有缺钙的临床表现,如夜惊、夜汗、出牙延迟、方颅、鸡胸、肋骨外翻、“X”或“O”型腿等。第二,计算食物中的钙和维生素D含量是否偏低。第三,采用上面提到的较为可靠的骨密度测量方法(小儿以超声波测桡骨和胫骨骨密度为好)测定骨密度。第四,做血液生化检查,测定血磷和碱性磷酸梅。
 
     “大”、“胖”宝宝易缺钙
 
    爸也认为,他那八斤的大胖儿子健康得很。但是,孩子却整天哭闹,特别容易惊醒,睡眠时间很短,亲戚朋友都说是因为奶不够吃的原因。于是,我们买来奶粉,孩子一哭就给他加餐,但是情况仍然没有大的改变。
 
    快满月了,望着他那稀疏的头发,我不禁有些着急。孩子的爸爸不在家,姐姐颇有经验地认为:聪明的脑袋不长毛;而姥姥则抱怨,孩子后脑勺没头发是睡枕头磨掉的。
 
    一天,一位从医的亲戚来家串门,一看到我们孩子的情况,就断定孩子缺钙,这时我才恍然大悟。于是,从他两个半月开始补钙。随着年龄增长,剂量也逐渐加大。渐渐地,情况好转了,孩子开始长出头发,夜里也不再哭闹了,除了吃奶,一夜能睡七八个小时,头也不再大得出奇了。
 
    想起前几个月的煎熬,我深感对症下药的重要。倒是孩子的奶奶、姥姥还在纳闷:自己以前养孩子从来也没补过什么钙,也没见什么缺钙。其实,现在社会情况变化很大,各家经济条件都比从前好得多,怀孕时,母亲营养充足,孩子就会长得很大。出生后,孩子生长又极为迅速,对钙的需求很大。到了冬季,孩子几乎没有机会出门晒太阳,因此,缺钙的现象就更为普遍了。
 
    所以,我在此想提醒有类似经历的妈妈们,尤其是有胖儿子、胖女儿的家长们,当心孩子“外强内虚”,特别是缺钙的问题。
 
    孩子出牙晚是缺钙吗?
 
    小张的宝宝已10个月了还没有长牙,家人认为是缺钙,抱着宝宝找医生并要买钙片和鱼肝油给孩子吃。
 
    医生检查后,发现孩子生长发育良好,没有缺钙及其他疾病。医生告诉他们,孩子出牙时间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通常孩子在出生后6-7个月便开始长牙,晚一些的却要到10个月时才萌出,个别孩子到1岁后才长出第一颗乳牙,这种现象都是属于正常的。
 
    孩子出牙早晚与骨骼生长快慢有关,这是一种早期骨骼生长的差别,是遗传上的差异在婴幼儿身上的体现,对孩子今后的骨骼生长和身高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一般来说是不会影响今后骨骼的生长发育的。孩子的长高主要是靠长骨(四肢骨)的生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四肢长骨增长的速度远远较躯干等增长迅速。决定孩子身高的因素是遗传因素,合理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运动,与出牙早晚没有直接的关系。
 
    孩子出牙晚是否需要补钙治疗,这要看孩子是否缺钙,补钙也必须遵医嘱。当然,为了防止孩子缺钙,可适当地多吃些富钙食物,或给予一些钙保健品服用,但千万不可滥用。
 
    儿童缺钙要标本同治
 
    儿童缺钙,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外因是标,内因是本,外因是摄入量不足,内因是吸收率低下。
 
    九十年代中后期的营养调查资料表明,国人钙的摄入量只有中国营养学会推荐量的一半左右,儿童、青少年缺钙状况更为普遍,摄入量只有推荐量的40%左右。专家们根据儿童及青少年不同年龄推荐的每日钙供给量分别为:6个月至2岁400—600毫克,3至9岁800毫克,10至12岁1000毫克,13至15岁1200毫克。由于目前孩子钙摄入量明显偏低,因此专家们推荐孩子每天至少应额外补充300—500毫克左右的钙,以上概念已引起百姓的普遍重视。但另一个更为重要的概念尚未被重视,即专家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人群调查得出,市场上各种钙剂的吸收率都相差无几,绝大多数只有30%左右。吸收率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一是胃肠功能,因为传统的钙源吸收要以充足的胃酸分泌为前提;二是人体缺不缺钙,当人体缺钙时吸收率就高,反之则低;三是人体补钙剂量的多少,剂量少则吸收率高,反之则吸收率低。因此,补钙时剂量应适中,强调以合适的比例促进钙、磷代谢而增强钙的吸收,尽快消除临床症状。
 
    根治儿童缺钙,关键要标本同治。补充适量的钙,为治标;健脾和胃,调整胃肠的吸收功能,提高人体对摄入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度,为治本。目前儿科常用的龙牡壮骨颗粒,其配方中的西药既有钙剂,又有维生素D,服常规用量,每天可摄取300毫克左右的元素钙;方中的中药调整脏腑器官功能,健脾和胃,滋补肝胃,让小儿增加饮食,充分消化、吸收、利用,使吸收的钙沉着在骨骼上,这一条使该药具有单纯中药或西药钙剂无法比拟的优点。纯中药,注重治本,忽视治标,疗程长;纯西药只治标,不治本,难以根治。龙牡壮骨颗粒中西药结合,标本同治,服用3个月至半年,能达到根治缺钙的目的,从根本上改善患儿夜间哭闹、梦惊盗汗、枕部秃发、头发稀黄、精力不集中、脚酸痛、出牙迟、站立迟、说话迟、生长慢等缺钙症状。
 
    天天补钙为何还缺钙?
 
    不少年轻父母常常有这种困惑,天天给孩子补钙,为什么还会缺钙呢?原来造成机体钙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小儿生长发育过快造成钙的需要量的额外增加以及维生素D含量的不足和肝肾功能不全导致维生素D的活化障碍都将直接影响钙的吸收。
 
    那么如何才能正确有效地给孩子补钙呢?
 
    钙剂的补充首先必须满足小儿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在这方面,许多父母对小儿何时开始补钙、补多少钙,是十分茫然的。我们知道,母乳中含有易被婴儿吸收的钙,1毫升母乳中差不多含有1毫克钙。如果婴儿每天进食母乳情况良好(400毫升左右),也就等于摄入了400毫克钙,基本达到我国营养学会的推荐标准。因此,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就不需要另外再补钙了。但是,一些母乳摄入不足或人工喂养的孩子,父母可以估算一下孩子每天摄入的钙量并酌情加以补充。
 
    另外,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钙的需求量也逐年提高。根据我国营养学会推荐,7个月至2岁孩子每天应摄入600毫克钙,3-9岁孩子为800毫克,10-18岁的青少年需要1000-1200毫克,但有些父母未能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增补钙量,孩子就可能出现缺钙。尤其是对处于青春发育期和一些有不良饮食习惯的孩子更应该注意钙量的补充,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众所周知,钙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的协助,如果体内维生素D含量不足或活化障碍,即使钙量的补充是足够的,机体仍可能发生缺钙。根据我国第三届营养学术会议推荐,从婴儿出生到16岁,每天的维生素D摄入量为400国际单位,这是正常儿童每天应有的生理需要量,也就是说,如果每天能保证给孩子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就能满足孩子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至于对一些特殊的孩子,例如,早产儿、双胞胎以及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则需要酌情增加维生素D的摄入。
 
    不过,如果维生素D补充过量,也可能导致中毒。因此,父母如能懂得一些医学常识并能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地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才能避免徒劳补钙。
打印】 【关闭】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医药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医药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pharmnet@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健康推荐
·干吃蒙脱石散险窒息?专家...
·专家解读:强降雨后,如何...
·广东基孔肯雅热新增报告病...
·保卫人体“化工厂” 专家...
·广东一周新增70例登革热病...
·专家:心脑血管病防治核心...
·关于基孔肯雅热:会人传人...
·中医专家:夏季养生要围绕...
·高温“苦夏”,医学专家“...
开心一笑
·
量血压时常做这6件事?...
·
望梅止渴也能够引发肝脏...
·
女人绝经居然有好处 这3...
·
玩拼图、听音乐!11个习...
·
专家:减重手术效果好 ...
·
重视糖尿病前期, 莫让...
·
肝病新药!吉利德口服FX...
·
营养师的“双11”囤食清...
·
得了肾病综合征竟然是脚...
健康测试
 心理年龄测试  精神状态测试
 老人心理健康  紧张状况自测
体形
测试
体重:
公斤
身高:
标准
体重
食物
热量
五谷类,豆类 蔬菜类
水果类 肉类 蛋类 水产类
油脂类 奶类 糕点小吃
饮料类 糖类 茵藻类 全部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造血系统 心血管系统 皮肤科
神经及精神难病 儿科 五官科
新陈代谢及内分泌系统 外科
结缔组织及免疫性难病 妇科

鼻咽癌 慢性咽炎 复发性口疮
白血病 慢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
糖尿病 高脂血症 骨质增生症
白癜风 白塞氏病 红斑性狼疮
脑积水 智力低下 脊髓灰质炎
脊髓炎 震颤麻痹 坐骨神经痛
肥胖症 高血压 胃下垂 胃癌
白内障 青光眼 荨麻疹 斑秃
硬皮病 酒渣鼻 银屑病 湿疹
艾滋病 尿崩症 尿石病 遗尿
习惯性流产 乳腺增生病 不孕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扩张 中风
风湿性心脏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白细胞减少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
精液异常症 阳痿  ……更多
  站内支持: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使用帮助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国贸通 - 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纺织网 - 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农业网 - 蔬菜网
浙江都市网 - 医疗器械网 - 红娘网 - China Medical Device - 糖酒招商网 - 卫浴网 - Toocle.com - ChinaChemNet - 医药招商 - 医药招商网
© 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