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器官。肝脏不仅参与了食物的消化过程,同时还负担着重要的解毒和废物排泄的任务。然而,肝脏却时常面临着来自外界的有害物质的攻击:病毒、药物、酒精和脂肪即是肝脏的四大天敌。
肝炎病毒乃是肝脏的首要敌人,其中又以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在我国最为常见。乙肝病毒进入肝脏后,会在肝细胞中持续复制,激活免疫系统不断攻击破坏自身肝细胞的结构。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后有5%~10%会转变为慢性乙肝,其中约15%会发展成为肝硬化或肝癌。
脂肪肝是国内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常见肝病,如果肝脏内脂肪含量过多,脂肪会在肝细胞内沉积,导致肝细胞变性,医学上称为脂肪肝。脂肪肝如果继续恶化就会演变为肝硬化,甚至导致肝功能衰竭。
酒精对肝脏的伤害也是最直接和最大的,它能使肝细胞发生变性和坏死,一次大量饮酒,会杀伤大量的肝细胞;如果长期饮酒,还容易导致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甚至酒精性肝硬化。
此外,药物对肝脏的损伤亦不可忽视。据统计,有900种以上的药物明确可以导致药物性肝病,当中不仅仅有西药,中草药同样也可能损害肝脏。肝脏毒性药物会直接攻击肝细胞,损伤肝细胞膜以及肝细胞中的肝细胞器如线粒体,导致肝细胞的死亡;也会通过免疫反应造成肝细胞损伤。
因为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肝脏病变,肝细胞损伤是共同的病理基础,最常见的肝细胞结构改变均为肝细胞膜及细胞内的细胞器膜受损,从而影响到肝细胞的代谢功能和酶的活性。因此,治疗与纠正肝细胞损伤是各种类型肝病的主要措施之一。肝病患者在治疗时既要对肝病损伤的原发潜在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也应从肝脏损伤的根本机制也就是肝细胞破坏方面采用合适的保护措施,做到双管齐下,治疗肝病。
双管齐下,治疗肝病具体说就是在治疗肝病时应当做到:一方面,有效延缓或阻止不同有害因子对肝细胞的毒害,例如应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控制肝炎病毒的复制、彻底戒酒、 减肥、停用疑似损伤肝脏的药物等;另一方面,应当增强肝细胞的防护功能,防止肝细胞被破坏和死亡。生物膜保护剂即是肝细胞保护的重要药物,如多烯磷酯酰胆碱(易善复R)等,该药物中含有的大量高纯度游离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在人体内不能自身合成,是构成细胞膜和亚细胞膜的重要结构。它通过与人体细胞膜,尤其是与肝细胞膜结合而起到保护、修复及促使肝细胞再生、恢复肝脏功能从而发挥它的各项治疗作用,因此,多烯磷酯酰胆碱也称为肝细胞膜治疗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