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查和早期诊断是鼻咽癌患者获得早发现的唯一途径。”中国科学院院士曾毅等专家9日在广州指出,在鼻咽癌高发区进行血清学普查和对抗体阳性者进行追踪观察,将有利于挽救更多病人的生命。
全球大约80%的鼻咽癌发生在中国南方的广东 、广西 、湖南和福建等省份。在广东, 男性鼻咽癌的死亡率在1 2/10万以上, 女性超过5 /10万,而广州平均的鼻咽癌患者死亡率也在8 /10万,居全国之首。
1 2月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曾毅以及法国、美国等地专家来到武警广东总队 医院,举办以“鼻咽癌早期诊断、病因和疫苗的研究进展”为主题的学术报告会。
曾毅说 ,鼻咽癌又叫“广东瘤” ,多年调查显示 ,鼻咽癌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均极少见 ,其发病率都在1 /10万之下,但这种癌症在中国东南数省份尤其是广东和广西最为突出。
曾毅指出,早发现 、早治疗仍是挽救患者生命和提高生命质量的最有效手段。遗憾的是,到门诊来诊断的病人70-80%都是晚期。他说:“鼻咽癌早期的治疗很简单,95%的病人只要使用放射化疗就可以治好。但如果鼻咽癌到了中晚期,治愈率分别下降到了70%和50%。”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美国癌症研究所基因组多样性实验室主任史蒂芬•布莱恩教授长期从事 疾病遗传基因的研究,他认为鼻咽癌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有关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侨居国外的广东籍华侨发生鼻咽癌的几率远较当地居民高。移居上海的广东居民的鼻咽癌死亡率较上海当地居民高,相对危险性为 2.64倍。
据透露,目前中国针对鼻咽癌病因的疫苗研究进展顺利,在猴子 、小鼠等动物的免疫反应都很好,已经开始申请临床并正补充相关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