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 > 健康家园 > 健康导航/两性健康/女性健康

女人孕前做好身体环保


www.PharmNet.com.cn  来源: 太平洋女性网  日期: 2007-12-20

同仁堂药业
    保持孕力是女性身体的环保主义,它可以维护好体内小环境,还是女性的青春招牌。无论你是否打算“造人”,还是已经“造人”成功,都可以青春之名,行健康之实,请孕力至上。
 
    和日益恶化的地球环境一样,我们的身体环境也在遭遇水土流失的威胁,包括原以为是天经地义的孕力都在下降。
 
    所以,水土保持就成了身周健康大环境的保护要目,以免我们失去孕育生命的能力。
 
    孕力就是这么有个性,它本来倾心相随,如果你工作过劳透支精力磨损它、经历流产消耗它,孕力就会下滑、下滑。必须随时养护,别伤害它,“孕”到用时才能随支随取。
 
    孕力VS青春
 
    常说“计划生育”,生育这件事实在是不好计划的。早些年将避孕当防贼一样,偶尔还会防不胜防,意外中招。这两年功成年长,“造人”计划也进入第N个人生规划,你敞开大门,“贼”却不惦记你了。你像盼中奖一样,期待那条试纸从一道杠变成两道杠,才发现孕力也有不济的时候。
 
    孕力就是这么有个性,它本来倾心相随,如果你工作过劳透支精力磨损它、经历流产消耗它,孕力就会下滑、下滑。必须随时养护,别伤害它,“孕”到用时才能随支随取。即使你还没准备怀孕,只要你没打算一辈子不生宝宝,保持孕力就是你的义务。
 
    青春永远是我们的终极梦想,美貌是外在表象,孕力就是内在的潜素质。二者其实互为表里,内在水草丰美才能养蓄枝繁叶茂的馥郁青春。对你来说,生育可能还太遥远,可能已经实现,但维护孕力不可松懈,是追求青春的一个手段。
 
    怀孕的三个前提
 
    数字显示,现在男性精子活力与50年前相比下降了一半。当然不只男人,女人亦如是。环境污染、节奏加快、压力空前,损耗着我们的健康。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但生存环境却越来越恶劣了。女性的不孕率20年间翻了两番,平均每8个育龄女性就有1个不孕。
 
    怀孕这件事,需要卵子和精子相约相遇,受精卵如愿返回子宫着床。精子自不待言,预备精锐部队是他的事,我们要做的就是提供正常的卵子,并保证它们通路畅行。
 
    前提1:体内激素正常分泌
 
    卵子平时缩在卵巢里以卵泡形式存在。卵泡发育成熟成为卵子排出,这是个复杂的过程,至少需要6种激素团结合作,所以体内激素正常分泌成为排卵的必要条件。
 
    准备工作1:规律月经
 
    激素控制月经周期,所以月经是激素正常与否的信号。痛经、经期提前或推后、排卵期出血、月经血块多、经量过多或过少,就是身体在喊你:我已无法保障孕力正常,快来看看啊!
 
    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最易引起月经失调。有人说,连上海女人都不再发嗲。在“职业需要”这个强大的理由面前,女性同男性没有分别,一样兢兢业业熬夜打拼。如果没有影响到工作,很多人就忍了,总在心里安慰自己“准备怀孕时,我会花半年时间好好调养”。于是“例假”完全没有了“例”的概念,15天可能来,90天也会到,排卵不知道在哪一天,更不知道是否还在排卵,完全的随“经”所欲。
 
    你最好:月经连续三个月不正常就应该去看医生。我们都知道规律的月经是孕力的保障,但临到河边再搭桥不免太晚。起初的小病好治,时间太久就会长成顽症。例如输卵管炎症开始不过是有点儿发炎,没发现、不治疗输卵管会完全闭锁。
 
    勘误:有月经不等于一定在排卵。无排卵型月经常见于青春期或更年期,但育龄女性中也会出现,主要特点是几乎没有规律,有时候几个月不来,一来就汹涌澎湃。
 
    准备工作2:保持标准体重
 
    这一世纪盛行骨感美女,所以刻苦节食的健康女性以百万计。虽然从视觉上跟上了潮流,但她们正冒着失去孕力的风险。我们可以把脂肪看作“性脂肪”,体内如果没有足够的量,大脑就会逐渐限制生成一种叫做“脂瘦素”的激素,从而“关闭”身体的繁殖系统。如果“关闭”太久,将来即使增肥以图重获生育能力,或许已经迟了。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弗里希教授说:“青春期女孩如果身高1.6米,她必须至少体重45公斤,将来才能生育,同样身高的成熟女性体重必须超过50公斤,才能不断排卵。”
 
    体重过重也非好事。雄性激素不是男性的专利,女性体内也有少量,与雌激素保持在相当的比例,相安无事。女性如果脂肪过多,雄性激素就会增加,使激素比例失调,出现卵巢疾患而怀孕几率减少。
 
    你最好:一般以体重指数(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衡量体脂肪。医生普遍认为,女性体重指数在20~25是标准体重,生殖能力最旺盛。不管怎样,让你的饮食规律,保证体重上下浮动在2公斤之内,不要让体重计波动不止。
 
    准备工作3:控制焦虑激素
 
    女性可能比男性更耐受压力,但当工作紧张、人际关系紧张、婚姻出现问题时,女性更容易情绪波动,焦虑不安。据研究,压力持续存在或经常发生时,体内会大量产生一种叫做可的松的“焦虑激素”,加重紧张感。单一品种激素分泌过多打破了原有的激素平衡,导致内分泌紊乱,影响卵巢排卵能力。其中促卵泡激素水平大大升高,而这种情况原本只在中年女性中才会出现。
 
    你最好:别尝试以不良应对不良,吸烟、饮酒、暴吃都非减压良方。如果为了减压,有很多方式可供选择,例如冥想、瑜伽,或者干脆写一本压力日记,把压力放在纸上,远离自己,就能更客观地评价压力问题,找到解决途径。
 
    前提2:卵子品质优良
 
    卵子的品质由你的青春指数来保障。女性从出生开始,原始生殖细胞就保存在卵巢里了,然后每月在激素的刺激下发育成熟,依次排出。女性身体越健康,卵子发生染色体变异的几率越低,不仅会如愿受孕,将来流产的危机也小。
 
    准备工作:保持青春
 
    国外做了一项实验:体外进行人工授精,40岁以上女性的卵子与年轻男子的精子为第一组,30岁以下女性的卵子与50岁以上男子的精子为第二组,第二组的成功率比第一组显著增高。可见,女性的生育力比男性更容易受年龄影响。
 
    卵子变异年龄固然是问题,周边环境更是关键因素。发展更快的城市污染更多,汽车尾气、工业排放、电脑辐射、化学物质皆是致命刺激。职业女性身处其中,不免受累,体质总体水平下降,卵子发生染色体变异的机会多,不孕坏势力格外昭彰。
 
    在这样汹涌的环境压力下,我们必须保护自己,身体年龄不等于生理年龄。你可以35岁,但身体的状态保持得像28岁;也可能你只有28岁,但一天工作14个小时,三餐从来都是在游荡状态下的快餐,如此透支,可能身体状况已经到了35岁。如果你一贯谦虚谨慎地爱惜自己,即使忙碌也秉承“规律”二字,你的青春指数会比年龄预期高得多。
 
    你最好:我们可以从两条途径做保证。一是增强自身免疫系统威力,适时运动、规律三餐、保证睡眠是基本原则。二是减少污染,尽量吃有机蔬菜和水果,身边放些绿色植物,例如在电脑前放一盆能吸收辐射的仙人掌。
 
    前提3:适宜精子运动的阴道环境
 
    精子进入女性体内,其质量和活性是它运动的基础,女性的体内环境则是它运动的助力。通常阴道的pH值为4~5,呈弱酸性,不利于精子活动,只有当女性高潮时分泌足够的碱性物质,精子才会在弱碱性氛围下奋勇前进。
 
    准备工作:改善两性关系
 
    中医特别强调房事情绪。古代房事禁忌中的“七损”之一就是忌“烦”。《沈氏女科辑要》中说:“两情欢畅,百脉齐到,天癸与男女之精偕至,斯入任脉而成胎。”《万氏妇人科》也说:“忧怒悲恐,则交而不孕,孕而不育。”两心和悦、彼此情动时,女性阴道内碱性分泌物增多,中和了阴道酸碱度,以利精子活动,容易受孕。
 
    如果过于期待“造人”成功未免焦虑,激情中双方步调不合拍,尤其是女方没有感到愉悦,或者曾经历流产伤害而对性担心紧张,这些不良情绪会使气血逆乱,阴道酸性较高,精子活力差,怀孕几率降低。
 
    你最好:经营好你们的亲密关系,夫妻不求同体但求同心。每天留一点时间给对方,交流彼此一天遇到的事情、心里的情绪变化,双方培养一个共同的爱好,可以一起享受。
 
    孕育的三个必备
 
     “先兆流产”、“受精卵不发育”,不是医生危言耸听,而是由于育龄渐长、环境刺激、自身体质下降,城市孕妇自然流产的几率在上升,高达15~20%。足月怀胎、自然生产这原本顺理成章的事都变得命途多舛。
 
    胎儿要在母体内生活10个月,它需要的一切有赖母体提供,那包括温暖的“房子”可以睡觉、充足的营养足以吃饱,再加受精卵本身的健康体魄。
 
    必备1:温和的子宫环境
 
    胎儿住在子宫里,靠脐带从母体吸收营养。如果子宫血供障碍,或者居住环境不适,胎儿可能会委屈地流走。
 
    准备工作:别让子宫太寒冷
 
    中医有个概念——“宫寒”,直白地说就是“子宫寒冷”,会影响受孕和胎儿在子宫里安居。但中医所说的“子宫”不单指孕育宝宝的那个“房子”,是包括子宫、卵巢、附件在内的多种器官和它们的功能。
 
    血是女性身体康泰的根本,有血才有女性一身的体健貌端。而血液运行最要紧的是按时,盈涨亏落有时,方能成孕做胎。如果血气遭遇寒邪,就会损伤子宫阳气,血液凝滞,子宫虚寒,胎儿容易流产。宫寒的表现是月经推迟、月经量少而且颜色黑、有血块、白带量多、夜尿多。这些女性在准备怀孕前需要先调理子宫环境。
 
    你最好:除了去见中医师之外,有两 个食疗方你可以在家试试。
 
    艾叶生姜蛋:艾叶10克、生姜15克、水1碗煎至半碗去渣,鸡蛋1个去壳搅拌,放入汤内煮熟服食,每日1次。
 
    鹿茸酒:鹿茸3克、山药30克、白酒500ml。把鹿茸、山药切片,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放入酒罐内,再倒入白酒,浸7天即成。每次服10ml,每天2次。
 
    必备2:称职的内分泌保姆
 
    胎儿畅快地在子宫里打着小呼噜,门口一定要站一名保安,以保证宝宝的幸福生活不被打扰。这一般是保姆的职责,也就是无所不在的内分泌系统。
 
    准备工作:减轻压力,保证情绪稳定
 
    有些激素是孕期强大的支持,其中的主力是黄体酮。它从排卵期开始分泌,增厚子宫内膜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孕期更是大量分泌,帮我们放松全身肌肉。腹部肌肉松弛放慢了消化速度,营养吸收更充分;扩大血管降低血压;更重要的是放松子宫肌肉层,防止宫缩过度。
 
    怀孕期间,工作与生活压力造成的紧张加重了身体肌肉收缩,情绪波动也比平时更显著地作用于内分泌系统,使黄体酮分泌不足,子宫收缩过快,直至误将胎儿作为异物挤出“宫门”。
 
    你最好:除了定期去医院检测激素水平之外,精神调养是孕期养生的重要一环。中医推崇“明月照江、清风拂岗”的心态。适时为自己减压,调整好你的状况,孕期母婴的健康重于一切。
 
    必备3:母体营养供应正常
 
    胎儿住在子宫,营养全靠母亲提供。母体消化吸收充分,胎儿得以全面发育成长,如果母体吸收不良,胎儿就会营养不足,有流产危机。准备工作:减少两种食过量辛辣食物过量:辛辣食物可以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发生胃部不适、便秘等。如果怀孕后胎儿长大,本身就影响孕妇的消化功能,何况消化一向不良。这会加重孕妇的症状,也会影响孕妇对胎儿营养的供给。
 
    高糖食物过量:经常食用高糖食物,有可能引起糖代谢紊乱,甚至成为潜在的糖尿病患者。如果怀孕,由于孕妈咪摄入量增加,很容易出现孕期糖尿病。这不仅危害孕妈咪健康,更危及体内的宝宝,甚至会失去宝宝。
 
    你最好:
 
    1.通过饮食改变体内的酸碱度,创造一个适宜精子活动的环境。多吃一些富含钙、镁的食物,如不含盐的奶制品、牛肉、鸡蛋、花生、核桃、杏仁;含钾、钠多的偏碱性食物,如各种果汁、白薯、土豆、栗子。
 
    2.补充维生素。叶酸和其他维生素缺乏与孕育力关系密切。目前国内建议怀孕前3个月服用叶酸,但实际上大部分女性都需要叶酸,只是孕妇的需要量更大而已。如果女性身体中的叶酸、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时刻处于充足状态,你就像一辆加满油的汽车,随时可以发动。
打印】 【关闭】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医药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医药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pharmnet@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健康推荐
·专家:心脑血管病防治核心...
·关于基孔肯雅热:会人传人...
·中医专家:夏季养生要围绕...
·高温“苦夏”,医学专家“...
·中疾控:基孔肯雅热可防可...
·医生:减肥过程中新发脂肪...
·专家:乳腺癌筛查不是“一...
·急诊专家提醒:中暑急救,...
·家长注意!孩子睡觉盖太多...
开心一笑
·
量血压时常做这6件事?...
·
望梅止渴也能够引发肝脏...
·
女人绝经居然有好处 这3...
·
玩拼图、听音乐!11个习...
·
专家:减重手术效果好 ...
·
重视糖尿病前期, 莫让...
·
肝病新药!吉利德口服FX...
·
营养师的“双11”囤食清...
·
得了肾病综合征竟然是脚...
健康测试
 心理年龄测试  精神状态测试
 老人心理健康  紧张状况自测
体形
测试
体重:
公斤
身高:
标准
体重
食物
热量
五谷类,豆类 蔬菜类
水果类 肉类 蛋类 水产类
油脂类 奶类 糕点小吃
饮料类 糖类 茵藻类 全部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造血系统 心血管系统 皮肤科
神经及精神难病 儿科 五官科
新陈代谢及内分泌系统 外科
结缔组织及免疫性难病 妇科

鼻咽癌 慢性咽炎 复发性口疮
白血病 慢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
糖尿病 高脂血症 骨质增生症
白癜风 白塞氏病 红斑性狼疮
脑积水 智力低下 脊髓灰质炎
脊髓炎 震颤麻痹 坐骨神经痛
肥胖症 高血压 胃下垂 胃癌
白内障 青光眼 荨麻疹 斑秃
硬皮病 酒渣鼻 银屑病 湿疹
艾滋病 尿崩症 尿石病 遗尿
习惯性流产 乳腺增生病 不孕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扩张 中风
风湿性心脏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白细胞减少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
精液异常症 阳痿  ……更多
  站内支持: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使用帮助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国贸通 - 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纺织网 - 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农业网 - 蔬菜网
浙江都市网 - 医疗器械网 - 红娘网 - China Medical Device - 糖酒招商网 - 卫浴网 - Toocle.com - ChinaChemNet - 医药招商 - 医药招商网
© 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