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 > 健康家园 > 健康导航/健康杂坛

地震自救知识 注意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www.PharmNet.com.cn  来源: 亿房网  日期: 2008-05-12

同仁堂药业
       在进行营救行动之前,要有计划、有步骤,哪里该挖,哪里不该挖,哪里该用锄头,哪里该用棍棒,都要有所考虑。
 
       过去曾发生过救援人员盲目行动,踩塌被埋压者头上的房盖,砸死被埋人员,因此在营救过程中要有科学的分析和行动,才能收到好的营救效果,盲目行动,往往会给营救对象造成新的伤害。
 
        施救和护理
 
        先将被埋压人员的头部,从废墟中暴露出来,清除口鼻内的尘土,以保证其呼吸畅通,对于伤害严重,不能自行离开埋压处的人员,应该设法小心地清除其身上和周围的埋压物,再将被埋压人员抬出废虚,切忌强拉硬拖。
       对饥渴、受伤、窒息较严重,埋压时间又较长的人员,被救出后要用深色布料蒙上眼睛,避免强光刺激,对伤者,根据受伤轻重,采取包扎或送医疗点抢救治疗。
 
       避震要点
 
       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学校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
       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家庭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
       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内墙墙根、墙角;
       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公共场所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
       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 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 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户外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
       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
       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
       过街桥、立交桥;
       高烟囱、水塔下。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
       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
       广告牌、吊车等。
       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狭窄的街道;
       危旧房屋,危墙;
       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
       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强震过后如何自救
 
       1、地震发生后,应积极参与救助工作,可将耳朵靠墙,听听是否有幸存者声音。
       2、使伤者先暴露头部,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一旦被埋压,要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并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加固环境。
       4、地震是一瞬间发生的,任何人应先保存自己,再展开救助。先救易,后救难;先救近,后救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打印】 【关闭】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医药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医药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pharmnet@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健康推荐
·热射病有何症状?如何预防...
·“小”蚊虫带来“大”麻烦...
·专家紧急提醒!小心呼吸道...
·夏季如何预防空调病?专家...
·“三伏贴”究竟应该怎么贴...
·哪些疾病适合在夏天进行调...
·多地持续“桑拿天” 这份...
·抱冬瓜、喝凉茶……三伏天...
·中疾控:建议公众暑期出游...
开心一笑
·
量血压时常做这6件事?...
·
望梅止渴也能够引发肝脏...
·
女人绝经居然有好处 这3...
·
玩拼图、听音乐!11个习...
·
专家:减重手术效果好 ...
·
重视糖尿病前期, 莫让...
·
肝病新药!吉利德口服FX...
·
营养师的“双11”囤食清...
·
得了肾病综合征竟然是脚...
健康测试
 心理年龄测试  精神状态测试
 老人心理健康  紧张状况自测
体形
测试
体重:
公斤
身高:
标准
体重
食物
热量
五谷类,豆类 蔬菜类
水果类 肉类 蛋类 水产类
油脂类 奶类 糕点小吃
饮料类 糖类 茵藻类 全部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造血系统 心血管系统 皮肤科
神经及精神难病 儿科 五官科
新陈代谢及内分泌系统 外科
结缔组织及免疫性难病 妇科

鼻咽癌 慢性咽炎 复发性口疮
白血病 慢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
糖尿病 高脂血症 骨质增生症
白癜风 白塞氏病 红斑性狼疮
脑积水 智力低下 脊髓灰质炎
脊髓炎 震颤麻痹 坐骨神经痛
肥胖症 高血压 胃下垂 胃癌
白内障 青光眼 荨麻疹 斑秃
硬皮病 酒渣鼻 银屑病 湿疹
艾滋病 尿崩症 尿石病 遗尿
习惯性流产 乳腺增生病 不孕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扩张 中风
风湿性心脏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白细胞减少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
精液异常症 阳痿  ……更多
  站内支持: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使用帮助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国贸通 - 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纺织网 - 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农业网 - 蔬菜网
浙江都市网 - 医疗器械网 - 红娘网 - China Medical Device - 糖酒招商网 - 卫浴网 - Toocle.com - ChinaChemNet - 医药招商 - 医药招商网
© 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