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髌骨骨折、胫骨髁间骨折、胫腓骨骨干骨折的取穴:
⑴ 伏兔(足阳明胃经)。
取穴法:腰胯疼痛,腿膝寒冷、麻痹等。
主治:在膝髌上缘上6寸,当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的连线上,仰卧取穴。
刺灸法:直刺0.6~1.2寸;温针灸。
⑵ 血海(足太阴脾经)。
取穴法:屈膝,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取穴。
主治:骨内侧痛,膝痛。
刺灸法:直刺0.8~1寸;温针灸。
⑶ 绝骨(足少阳胆经)。
取穴法:外踝尖上3寸,当腓骨后缘与腓骨长、短肌腱之间凹陷处取穴。
主治:半身不遂,膝腿痛等。
刺灸法:直刺0.5~0.8寸;温针灸。
⑷ 昆仑(足太阳膀胱经)。
取穴法:在跟腱与外踝之间凹陷处取穴。
主治:腰膝痛,足跟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温针灸。
7.踝部骨折、距骨骨折、跟骨骨折、跖骨骨折、趾骨骨折的取穴:
⑴ 阳陵泉。
⑵ 足三里。
⑶ 三阴交(足太阴脾经)。
取穴法:于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后缘取穴。
主治:足膝痛等。
刺灸法:直刺0.5~1寸;温针灸。
⑷ 昆仑。
⑸ 承山(足太阳膀胱经)。
取穴法:于腓肠肌肌肤下,伸小腿时,当肌肤下出现交角处取穴。
主治:腰背痛,腿痛等。
刺灸法:直刺0.7~1寸;温针灸。
8.脊柱骨折的取穴:
⑴ 距骨折处上下三椎的华佗夹脊穴,各选1~2组,如胸12椎体压缩性骨折,可选在胸8、9椎和腰3、4椎的华佗夹脊穴进行针刺。
⑵ 大椎(督脉)。
取穴法:俯卧或正坐低头,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主治:肩背、腰背痛等。
刺灸法:斜刺0.5~1寸;温针灸。
⑶ 肾俞。
⑷ 大杼。
⑸ 阳陵泉。
⑹ 足三里。
⑺ 委中(足太阳膀胱经)。
取穴法:膝关节腘窝横纹正中取穴
主治:腰、背、尻、臀,下肢疼痛、痿软无力。
刺灸法:直刺1~1.5寸;温针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