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20日到6月20日,16名队员在灾区步行累计917公里,对6556顶帐篷的内外环境、1336户乡村居民居住环境实施了消毒杀虫作业,消毒面积累计达217万平方米……6月22日,石家庄市抗震救灾卫生防疫队出色完成任务后,凯旋归来。
■惊险时刻 在激流中涉险前行
5月19日晚,石家庄市抗震救灾卫生防疫队从石家庄飞赴成都,于20日4时多赶到了绵阳市安县,随即开展卫生防疫工作。30多天来,他们克服了余震威胁、山路难行等困难,完成了所负责的晓坝镇灾民安置点和两个行政村的防疫灭病任务。而在工作中,队员们经历了多个惊险时刻。
“有一次,我和4名队员前往关心村开展工作,而通往那里的桥梁被震坏,不能通过,我们只有涉水过河”,队长赵川回忆,由于河面宽,水流急,水面上不时有从上游漂下来的树枝等杂物,过河非常危险。但队员们二话没说,脱下鞋袜,手拉着手,踏入激流之中。虽然已是五月天,但河水还是冰冷刺骨。队员们试探着前进,队员张宏突然大叫了一声,原来一脚踩在了碎石上,要不是队友们及时拉住,摔倒后就会被湍急水流冲走。上岸后,大家围拢过来才发现他的脚上被搁出了几道深深的血痕。尽管如此,队员们还是坚持赶往目的地完成任务。
■一个心愿 能痛痛快快泡个澡
由于是夏天,所在地气温高,且蚊虫多,这让来自北方的卫生防疫队员们很难适应。“白天我们住的帐篷内温度很高,待在里面就好像蒸桑拿”,据赵川介绍,帐篷里气温高、湿度大,床单就像刚从洗衣机里甩干后马上就铺在床上一样,躺在上面很难受。而驻地挨着河边,所以蚊虫特别多,很多队员胳膊上、腿上被叮咬后,出现大片红肿,抓后肿得更厉害,有的还流出了黄水。加上由于条件有限,当地不能洗澡。一些队员出了一身的皮疹。
队员刘惠喜说,一次有个队员问:“大家回去后,最想干的事情是什么?”有人回答:“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痛痛快快泡个澡,3个小时不出来!”
■深感骄傲 多项创新效果明显
为了及时主动发现传染病疫情,石市抗震救灾卫生防疫队制订了逐帐逐人摸排传染病疫情的方案,队员们深入帐篷逐帐逐人调查灾民的 健康状况,一旦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马上隔离治疗。
同时,队员们克服了山高路险的困难,不分昼夜深入山区授课17场为3100余名灾区群众传授了防疫知识,发放《震后防病明白卡》1万余张。队员们通过现场演示,让群众切实看到自家水桶应放多少消毒粉,自家喷雾器中应加多少水、多少药。这有效提高了受灾群众的防疫意识和消毒杀虫技能,实现了人人懂防疫、人人能防疫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