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国外是如何看待和处理网络成瘾问题?是不是也将它看作是一种精神疾病?是不是也有相应的诊疗机构吗?
陶然:美国精神病学界、医学界也把这个作为一种精神疾病,预计 201 2年也将出台相应诊断标准。美国比咱们晚,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样本量不够。这是美国专家告诉我的。另外,荷兰也是把网络成瘾作为一种精神疾病。既然是疾病,就需要由医院来治疗,而且最好是精神科的医生来治疗。
记者: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一共收治了多少例网络成瘾患者?在性别、年龄层分布上有什么特点吗?
陶然:将近4年来,基地总共收治3000多例病例。男孩子占到90%。男孩子比较认同父亲。父亲长期不和孩子交流,孩子的性格就容易受到影响,因为父亲代表权威、榜样、规则。年龄方面,基地收治的孩子15- 21岁的孩子最多,其中尤其17岁的病例最多。可能是初二开始,玩上两三年,到高一的时候,症状就显现出来了。所以敬告家长,初一下半年一定要关注孩子的这个问题,否则发展成为网瘾就会很麻烦。
记者:主要采取什么治疗方式?
陶然:我们采取的是心理 、医学 、军训 、教育和社会体验“五位一体”的治疗模式。
心理治疗是实施个体 、家庭 、团体循环疗法,对青少年的心理及行为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干预,促进个体心理不断完善,家庭幸福和谐。具体采用认知治疗技术,实施行为矫治技术,纠正偏差行为,进行自我控制与行为技能训练,运用精神分析自由联想、梦的分析等手段 ,帮助学员了解自己的心理动态 ,通过艺术治疗包括音乐、绘画、舞蹈、心理剧等手段激发孩子心理潜能 ,有效表达自己 ,同时通过系统家庭治疗 ,处理家庭问题,促进家庭心理功能完善。
医学治疗方面,可能一小部分学员伴有严重的神经症,需要实施药物治疗,调节神经内分泌平衡。
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军训,让孩子们体验军营生活,规范日常行为,调节生物节律,锻炼意志和勇气,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促进体格的 健康发育。
另外,我们还有一些生活体验,比如,安排孩子们去少管所,让他们看到有些孩子因为网络成瘾走上犯罪道路。另外,去孤儿院,有的孩子感受非常深,他们在家的时候觉得母亲爱唠叨,但是孤儿院的孩子们听不到父母的唠叨,让这些孩子能够认识到自己是幸福的。另外,还会到清华、北大去参观,为他们树立人生目标和理想。
记者:现在很多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会网络成瘾,或者他们已经面临了网络成瘾的问题,您能给这些家长支支招吗?
陶然:父母应该学做如何当合格的父母亲,关注孩子的情绪,引导好孩子。我们中国有教育穷孩子的经验,没有教育富孩子的经验;有教育多个子女的经验,没有教育独生子女的经验。这是一个很好的课题,值得我们去共同研究。
记者:以前网络成瘾更多地被看作是个社会问题、教育问题,医学手段解决有什么优势?
陶然:很多的社会问题,必然导致生物学因素的改变。比如学习工作压力、人际关系不良导致的一个人的压力,可能会导致大脑生物学的改变,导致胃肠道的疾病,这时就从社会学问题发展成了医学问题,就需要得到医学方面的治疗。
记者:最后,您能不能对我们网友说一句话,如何正确应用网络?
陶然:我想告诉广大网友,网络像火一样,应用好了可以造福于人、造福于己,应用不好就会伤害到自己。要做网络的主人,不要做网络的奴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