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针灸大全搜索:
 
   
 
红外线灸

概  述

操作方法

主治病证

注意事项

  非艾灸法
  灸疗仪灸法  

红外线灸

【操作方法】

    灸具制备
 
    红外线灸法仪:结构较简单,主要是利用涂有远红外线的材料(如瓷捧等)上绕缠一定圈数电阻丝。通电后,电阻丝能产生热量,使罩在电阻丝外的瓷捧温度升高,一般不超过500℃,此时发出的光线,绝大部分为远红外线,其中最强的是波长为4~6微米的红外线。电阻丝是用铁、镍、铬合金或铁、铬、铅合金制成,瓷棒是用碳化硅、耐火土等制成。反射罩用铝制成,能反射90%左右的红外线。当它工作时不发光或仅呈暗红色。此种仪器,又称为不发光的远红外治疗仪。
   
    具体操作:穴位红外线疗法,分腧穴照射和穴区照射二类。其中,腧穴照射指单穴照射,即将其它非照射部位用白布遮盖,仅对所选穴区进行照射治疗。穴区照射,则系以某一腧穴为中心,包括邻近腧穴在内的某一局部进行照射治疗,照射部位的大小,当根据病情的需要而定,一般为60~90平方cm左右。根据照射部位的不同,病人可取卧位或坐位。
   
    其操作步骤如下
   
    1.病人取适当体位,暴露照射部位。
   
    2.开启电源,指示灯即发亮,预热3min后进行照射。
   
    3.在穴位或穴区照射时,须将非照射区域用白布遮盖;如照射面部,应特别注意用纱布蒙住双眼。
   
    4.将辐射头移至照射穴位或穴区之上方,距离一般为:500瓦或以上者为50~60cm;250~300瓦者为30~40cm;200瓦或以下者为20cm左右。
   
    5.通电前应先检查患者温度感觉是否正常,照射后3~5min宜反复询问患者温热感是否适宜。
   
    6.照射时间应据部位、症情而定,一般为15~40min。
   
    7.治疗结束后将照射部分的汗液擦尽,并令患者在诊室中休息10~15min。
   
    8.治疗后宜仔细检查患部,如发现“红紫”现象,应考虑是否有烫伤的可能,可涂凡士林或硼酸软膏。
   
    剂量:穴位红外线治疗的剂量大小,主要应根据病变的特点、部位、患者年龄及机体功能情况等。其剂量可分为大剂量(800~1000瓦)、中等剂量(500瓦左右)、小剂量(300瓦以下)。一般而言,病变早期、急性期多用小剂量,照射距心脏较近的穴区、老年、弱患者,亦宜小剂量;反之,照射四肢部位或腰部的慢性风湿病,及神经、肌肉、关节疾患,可用大剂量或中等剂量。红外线照射时,患者应有舒适的温热感,皮肤可出现淡红色的均匀红斑。如出现大理石状红斑为过热表现,皮温以不超过45℃为准,否则可致烧伤。
   
    在剂量选择上,还须根据波长来定。由于红外线的特点是波长短则透入组织深,波长长则透入组织浅。所以照射肌肉丰厚的腰、腹、四肢之肘膝以上各腧穴时,宜用波长为0.76~1.5微米的短波红外线;肌肉浅薄的头面、胸、背及四肢末端腧穴宜用波长为1.5~40微米的长波红外线。
   
    疗程:穴位红外线照射,每日治疗1~2次,一个疗程为10~20次。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