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企业大全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技术项目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药市行情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标 题: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中药检索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中医基础
寒湿(下焦) 
    (便血、咳嗽、疝瘕附)
暑温 伏暑(下焦) 
    36.暑邪深入少阴,消渴者,连梅汤主之;入厥阴,麻痹者,连梅汤主之;心热烦躁,神迷甚者,先与紫雪丹,再与连梅汤。
风温 温热 温疫 温毒 冬温(下焦) 
    1.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邪在阳明久羁,或已下,或未下,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脉沉实者,仍可下之;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者,加减复脉汤主之。
秋燥(中焦) 
    100.燥伤胃阴,五汁饮主之,玉竹麦门冬汤亦主之。
湿温(中焦) 
     (疟、痢、疸、痹附)
寒湿(中焦) 
    43.湿之入中焦: 有寒湿,有热湿。有自表传来,有水谷内蕴,有内外相合。其中伤也,有伤脾阳,有伤脾阴,有伤胃阳,有伤胃阴,有两伤脾胃。伤脾胃之阳者,十常八九,伤脾胃之阴者,十居一二。彼此混淆,治不中窍,遗患无穷,临证细推,不可泛论。
暑温 伏温(中焦) 
    38.脉洪滑,面赤身热头晕,不恶寒但恶热,舌上黄「滑」苔,渴欲凉饮,饮不解渴,「得水则呕」,按之「胸下痛」,小便短,大便闭者,阳明暑温,水结在胸也,小陷胸汤加枳实主之。
风温 温热 温疫 温毒 冬温(中焦) 
    1.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脉浮洪躁甚者,白虎汤主之。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反小而实者,大承气汤主之。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补秋燥胜气论(上焦) 
    按:前所序之秋燥方论,乃燥之复气也,标气也。盖燥属金而克木,木之子,少阳相火也,火气来复,故现燥热干燥之证。又灵枢谓丙丁为手之两阳合明,辰已为足之两阳合明,阳明本燥标阳也。前人谓「燥气化火」。《经》谓「燥金之下,火气承之」。皆谓是也。案古方书无秋燥之病,近代以来,惟喻氏始补燥气论,其方用甘润微寒。叶氏亦有燥气化火之论,其方用辛凉甘润。乃素问所谓燥化于天,热反胜之,始以辛凉,佐以甘苦法也。瑭袭前人之旧,故但叙燥证,复气如前,书已告成,窃思与素问燥淫所胜不合,故杂说篇中特著燥论一条,详言正化对化胜气复气以补之,其于燥病胜气之现于三焦者,究未出方论,乃不全之书,心终不安,嗣得沈目南先生医征温热病论,内有秋燥一篇,议论通达正大,兹采而录之于后,
秋燥(上焦) 
    54.秋感燥气,右脉数大,伤手太阴气分者,桑杏汤主之。
 
共有1607条记录,161页,显示1191--1200 <<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媒体报道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中国纺织网 - 中国医疗器械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 糖酒招商网 - Toocle.com - China Medical Device
© 医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