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颈椎病漫谈 |
"颈椎病是指有关颈椎椎体的变形变位引起的一系列不适症状。其表现有:头、颈转摇范围受限,重者头痛甚或晕昏不宁,耳鸣耳塞听力下降,眼胀痛,眼珠痛,视物不清,视力下降;颈及肩连线的肌肉紧涩滞重且痛,重者连及上 |
|
|
|
精神心理疾病的中医诊疗法 |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疾病的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近半个世纪来,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疾病方面做过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绩。日前比较公认的方法是采用现代西医诊断、中医临床辨证,即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相结合治 |
|
|
|
荆芥的炮制方法 |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 Schizonpeta tenuifolia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杂质,荆芥穗摘取花穗(《药典85》)。
二、切制 喷淋清水,洗净,润透,切 |
|
|
|
经验方介绍 |
1 连附芍甘汤
组成:黄连、附子、白芍、甘草。
用法:煎汤内服。药量可根据年龄大小及辨证情况酌情用之。热痛,黄连6克,附子1克;寒痛,附子6~12克,黄连l~2克。白芍5~15克,甘草3~6克(1剂)。< |
|
|
|
经前头痛的辨证治疗 |
经前头痛为妇女常见病症之一,属近代医学“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范畴。临床表现为经来前3~7天头痛发作,经来或行经后缓解或消失。其发病多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分型论治如下。 肝郁气滞型经前头痛多呈紧束或跳 |
|
|
|
经络肢体病证 |
痹证 痹证是因人体遭受风、寒、湿、热之邪的侵袭,气血为病邪阴闭而引起的疾病。以盘筋骨、肌肉、关节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和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临床主要表现。 痹证的分类,按病因可分为风痹、寒痹、湿 |
|
|
|
经方五苓散证的病机及其效用探讨 |
五苓散源自《伤寒论》,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等5味药组成。在《伤寒论》原文71、72、73、74、141、156、284、386条提到其脉证及应用。历代伤寒大家根据自己的体会对其病机及作用进行了不同阐述,这些不同 |
|
|
|
经方简药巧治痛症 |
1 血虚寒凝之胃痛
刘某,男,68岁,1998年11月2日诊。胃脘部反复疼痛伴心悸1月余,曾用中西药多方治疗效果不佳而求治。诊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手足厥冷,心中悸痛,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虚细欲绝。脉症合 |
|
|
|
经方辨治肾结石 |
肾结石是一种多发病,不易治愈。往往效于彼而不效于此。今从经方角度示以辨证梗概。虽不能尽愈诸病,但可见病知源,使此病有绳墨可据。
此病大多起于不知不觉中,突发剧烈之疼痛。往往以腰疼就诊,伴腹直肌痉 |
|
|
|
浸出制剂 |
"(1)概述
浸出制剂系指采用适当的溶媒与方法,取药材或饮片,经浸提得到的提取液或经浓缩制成膏状、干膏状的一类制剂称为浸出制剂。
浸出制剂的类型,按所用的洛媒来分,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用水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