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药 |
|
|
【简介】为薯蓣科草本植物薯蓣的块茎。异名:薯药、薯蓣、淮山药、白苕。
【功用】补脾胃,益肺肾。主治: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便溏腹泻;妇女脾虚带下;肺虚久咳咽干;肾虚遗精,尿频,消渴多饮。 |
|
 |
百合 |
|
|
【简介】为百合科草本植物百合、细叶百合等多种同属植物的鳞茎。异名:百合蒜、白百合。
【功用】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主治:肺燥咳嗽,肺虚久咳,痰中带血;温热病后,余热未尽,神思恍惚,虚烦失眠。 |
|
 |
生姜 |
|
|
【简介】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异名:嫩者名紫姜、子姜;宿根名母姜;干燥根茎名干姜。
【功用】发表散寒,健脾止呕,解毒。主治:风寒感冒轻证;胃寒呕吐,腹泻;半夏中毒。 |
|
 |
葱 |
|
|
【简介】为百合科草本植物葱的全草或鳞茎。异名:葱茎白、葱白头、青葱、香葱、四季葱。
【功用】发表,通阳,解毒。主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阴寒内盛的腹痛、二便不通、痢疾等。 |
|
 |
芥菜 |
|
|
【简介】为十字花科草本植物芥菜的嫩茎叶。异名:大芥、雪里红、黄芥。
【功用】宣肺豁痰,温胃散寒。主治:寒痰咳嗽,胸膈不利;胃寒少食;感冒风寒 |
|
 |
茭白 |
|
|
【简介】为禾本科水生草本植物菰的花茎经一种穗菌侵入后,嫩茎部形成的肥大菌瘿。异名:菰笋、菰菜、茭瓜。
【功用】清热除烦,利尿除湿,通乳。主治:热病烦热口渴;下焦湿热,小便不利,腹泻;产后无乳。 |
|
 |
莴苣 |
|
|
【简介】为菊科草本植物莴苣除去外皮的嫩茎和叶。异名:莴笋。
【功用】清热利尿,通乳。主治:下焦有热,小便不利;产后乳汁不下。 |
|
 |
魔芋 |
|
|
【简介】天南星科植物魔芋的块茎。异名:蛇六谷、鬼芋等。
【功用】化痰散结,解毒消肿。主治:咳嗽、疝气、乳痛、瘰疬、烧伤、蛇咬等。 |
|
 |
番薯 |
|
|
【简介】为甘薯科植物甘薯的块茎。异名:山芋、红薯、白薯、地瓜。
【功用】健脾益气。主治:脾虚气弱,大便秘结。 |
|
 |
芋艿 |
|
|
【简介】为天南星科草本植物芋的块状根。异名:芋头、芋子、毛芋。
【功用】益脾和胃,化痰软坚散结。主治:中气不足,虚弱乏力;瘰疬结核。 |
|
 |
马铃薯 |
|
|
【简介】为茄科植物马铃薯的块茎。异名:土豆、山药蛋、洋山芋。
【功用】益气健脾,缓急止痛,通利大便。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肠胃不和,脘腹作痛;大便不利。 |
|
 |
金针菜 |
|
|
【简介】为百合科草本植物萱草、黄花萱草等的花蕾。异名:萱草花、金针菜、忘忧草、黄花菜。
【功用】清热凉血,利湿明目,安神。主治:血热出血、小便不利、心烦不安;肝虚有热,视物不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