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是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卫生部 、国家发改委和中国盐业总公司在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联合召开碘缺乏病防控会,拉开了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的序幕。针对新疆南疆地区新发克汀病的出现,为总结我国防治碘缺乏病的工作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切实落实《实行 2010年消除碘缺乏病行动方案》,会上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副司长贺燕丽、中国盐业总公司总经理茆庆国分别从卫生、盐业行业管理和碘盐供应等方面做了重要讲话。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1个省市区的卫生厅、改革委、盐务局 ,国际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和碘缺乏病有关专家也参加了会议。
会议总结、交流了各地防治碘缺乏病的工作经验 ,分析存在的问题 ,提出对策建议。并围绕碘缺乏病防治工作 ,特别是西部地区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 ,研究提出对策。提出食盐专营10多年来,我国普及碘盐供应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仍存在部分地区,特别是西部未达标地区投入不足,造成碘盐供应网络不健全,影响了碘盐覆盖率的提高;一些地区,特别是部分海盐产区,由于小盐场众多,私盐冲击较为严重;个别地区盐业管理体制不够顺畅,市场监管不到位,导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后,出现滑坡。
卫生部王陇德副部长指出西部地区受地理、自然和环境等因素制约,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贫困人口多,而原盐储量大、分布广,碘盐供应成本较高,人群碘营养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善,落实防治措施难度很大,是我国消除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重点。目前,亟需开展的工作一是抓紧完成碘缺乏病高危地区重点调查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干预;二是尽快完善碘缺乏病的监测体系,建立预警机制;三是采取有力措施,提高碘盐覆盖率。并通过强化政府领导,密切部门配合,采取应急措施,加强技术指导,强化监测管理等措施,有效解决西部地区合格碘盐食用率低的问题,促进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规划目标。
国家发改委贺燕丽副司长强调:为保证消除碘缺乏病工作的持续开展,实现到 2010年95%以上的县全面达标的奋斗目标,全国盐业部门一要继续推进结构调整,促进制盐工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保证食盐安全稳定供应;二是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执行食盐专营政策。各级盐业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食盐“三证”的管理工作;三是加大盐政执法力度,加强食盐市场监管;四是全力推进食盐流通现代化。五是配合国家有关部门进行分类指导,建立健全合格碘盐供应网络,完善供应体系。六是继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七是加快盐业改革步伐,实现体制和机制创新。
会上,针对西部地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卫生 、发改和盐业进行了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有助于推动未达标地区早日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的措施。各代表均提出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十分重要,各部门要加强宣传教育,普及碘营养知识,提高人民群众,尤其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主动食用碘盐的积极性。其次,落后地区的碘盐价格过高,建议可采用西藏 、新疆本地原盐加碘,以有效降低生产和运销成本,降低盐价。再次,新疆病区正在积极补食碘油丸,但只适用于紧急补碘,今后应进一步探索和推广西藏 、新疆等地保证碘盐供应的有效措施和成功经验。并建议中央提供碘盐补贴,以持续提高碘盐覆盖率。最后,大会代表还提出要坚决贯彻制盐工业结构调整,关停小盐场 (厂)是关键,要认真研究关停小盐场 (厂)的出路问题,以顺利推进制盐工业结构调整。
此次碘缺乏病防控工作策略研讨会的召开,广泛深入地宣传了消除碘缺乏病工作的重要性 、艰巨性和长期性,加强了防治碘缺乏病的 健康教育,对推动我国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