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竹竿”“踩高跷”“打陀螺”……学校操场上,江西省新余市逸夫小学的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这些传统中国民间体育活动,让今天的孩子们体会到了 运动的乐趣。
这是“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 运动”在江西正式启动后的情景。由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联合倡导的这一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活动,已在全国各地中小学如火如荼地展开。
多年来片面追求升学率 、“重智轻体”的导向,使很多中国学生 、尤其是中小学生很长时间远离阳光和操场。最新的全国青少年体质 健康监测表明,中国青少年耐力 、力量 、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 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比例明显增加,部分农村青少年营养状况亟待改善。1985年,中国 儿童肥胖率不到1%, 2006年底已达到8.1%,平均每5年增长一倍。
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一情况 ,于日前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意见》指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 健康成长 ,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要求通过5年左右时间 ,使中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 ,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 ,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意见》提出,要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 标准》,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全面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分量。《意见》提出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对达到合格等级及优秀等级的学生分别颁发“阳光体育证章”和“阳光体育奖章”;要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除了保证各年段体育课时外,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等。《意见》并就如何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确保学生休息睡眠时间,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完善城乡青少年营养干预机制、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伙食补贴 标准等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措施。
在 25日国务院召开的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电视电话会议上,各省区市中小学校长、学生纷纷发言,表达对《意见》的拥护。以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以“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为抓手,以迎接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成为全国各地师生响应和落实“意见”的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