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 > 健康家园 > 健康导航/心理健康

死亡率高达20% 厌食症已成少女心理“致命伤”


www.PharmNet.com.cn   日期: 2007-06-13

同仁堂药业
    少女减肥走火入魔患上厌食症死亡的报道近几年不绝于耳。在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门诊,因患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Nervosa,简称AN)前来求助的病人数量也随着气温的上升而增加。
 
    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数据显示,2000年后我国这类病人数量比之前成倍增长。这种在青少年和女性群体中出现的心身疾病严重影响前者的健康成长和后者的生育能力。最可怕的是,这是一种死亡率高达20%的致命心理障碍。
 
    起病诱因:“怕胖”排第一位
 
    不久前落幕的2007中德心理治疗大会上,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身科陈珏博士(兼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与心理治疗师)公布了她对2004年-2006年期间的54例病人的专项研究。发现神经厌食症患者性别比例女性88.9%,男性11.1%,接近欧美数据(男性<10%)。发病的高峰期为15-17岁。在起病诱因中,“怕胖”排第一位,占77.8%,紧随其后的是学习工作压力大、学习工作环境改变、与父母不和等原因。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减肥方式多种多样,比较集中的有回避导致发胖的食物、过度运动、自我引发排便和自我诱发呕吐。
 
    神经性厌食症的可怕之处在于,一旦患上这种病,就算自己想治愈都很困难,因为厌食情绪会像毒瘾般对患者死缠烂打。陈珏的研究显示,患者还常常伴随抑郁和焦虑障碍、易激怒、心境不稳定、强迫观念、注意力缺损及性欲丧失等症状。
 
    完美女孩:为了证明“我可以”
 
    高二女生美彤上周在母亲的陪同下来到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皮包骨头的她瘦得双颊深陷,手像鸡爪,小腿仿佛羊脚杆,给人风吹就要倒的感觉。
 
    美彤是个“完美女孩”,在重点中学重点班念书的她成绩相当优异,能力很强的她也是学生会的活跃分子。她也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包括身材。她的人生哲学是“只要努力,没有什么是我控制不了的”。“能减下来的说明你有毅力,别的女孩会羡慕你。”美彤说,她咬着牙忍饥挨饿硬是在短短一个月里就减了8斤,母亲怕她饿坏身子就盯着她吃饭,可美彤说“她越要我吃,我越不吃”。
 
    陈珏博士表示,美彤是很典型的神经厌食症患者,她不仅体重在短时间减轻超过标准体重的15%,出现了月经停止的症状,而且她觉得自己还不够瘦。美彤有强迫性人格特征,陈珏博士在研究中发现,和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厌食症患者这一人格特征十分突出。这样的人往往追求完美,刻板固执,好胜心强,他们需要不断地通过很多“成功”来证明自己,包括“减肥成功”,因为他们内心自卑,对自己不确定,需要通过对体型的控制来告诉自己“我可以”或证明给别人看“我可以”。
 
    除本人人格问题外,父母的养育方式有很大影响。父亲工作繁忙,母亲全心教育独生女,给女儿的自由空间很少。美彤几乎没有朋友,她只能通过成绩来获得周围人的关注。内心孤独的她进入青春期后产生了叛逆心理,面对母亲苦口婆心的劝食,她反抗得更厉害了。
 
    陈珏说,父母关爱孩子很正常,但一定要允许孩子有秘密,总在自己眼皮底下的孩子不仅永远长不大,而且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要相信孩子,多鼓励孩子和同龄人交往。另外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厌食的根源往往是父母夫妻关系不良,造成整个家庭的互动模式不健康,导致孩子生病成了“替罪羊”。
 
    厌食:只为吸引家人关注
 
    高中女生绿萍在父亲和继母生下小弟弟后一直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尽管父亲一再表示最爱她,她还是觉得自己失宠了。她日渐忧郁,不愿意和朋友出去玩,饭量减少,身体越来越差,出现贫血、脱发、失眠症状。父亲很着急,带着她去各大综合性医院检查身体,却没有什么异常,而体重越来越轻。绿萍娇弱到不得不休学,她成了家人保护的中心。
 
    专家认为,绿萍这样的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临床上也有不少,厌食是绿萍对父亲不满的信号,她潜意识希望引起家人对她的关注,获得更多的理解和关爱,也就是说,她需要的不仅是物质食物,更需要心理营养。生病的孩子可以获得更多的爱,少女无意识地通过控制自己的身体来控制父亲。
 
    绿萍这样的情况在单亲家庭、非独生子女家庭中比较多见。因为没有从父母那里获得足够的爱,或者感到原本属于自己的爱失去时,内心缺乏安全感,他们的内心不愿意长大。厌食生病后,他们可享受被特殊照顾的状态。
 
    提醒:适当关注孩子
 
    陈珏博士介绍,进食障碍是一种和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多始发于青春期。青少年在青春期充满困惑、矛盾,“成人感”和独立性使他们与成人的关系出现不协调,而厌食则是一个不满的信号,他们有意无意地通过不吃东西想引起关注,想让父母给他们一些理解、鼓励和支持,也就是说,他们需要的是适当的关注而不是食物、营养和补品。
 
    陈医师说,夫妻关系是整个家庭的核心,很多孩子的心理问题源头都是父母不和睦的关系,所以调整夫妻关系是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第一步;其次,她建议父母不要过分关注孩子,绑住孩子的手脚,要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当然并不是完全放任不管,让孩子没有安全感;再次,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太苛求孩子,期望越高,失望越多,总是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容易造成孩子自卑的心理;最后还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健康美。


 
(据《新闻晚报》)
打印】 【关闭】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医药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医药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pharmnet@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健康推荐
·专家:老年人要做好血脂管...
·过敏季又双叒叕来了,杂草...
·高温高湿增加心脏负荷 做...
·高血压患者夏日如何运动?...
·国家卫健委:警惕“秋老虎...
·动起来!从第17个全民健身...
·立秋养生要注意“三防一养...
·胃肠不适、晒伤多发?中医...
·立秋节气如何养生?三个换...
开心一笑
·
量血压时常做这6件事?...
·
望梅止渴也能够引发肝脏...
·
女人绝经居然有好处 这3...
·
玩拼图、听音乐!11个习...
·
专家:减重手术效果好 ...
·
重视糖尿病前期, 莫让...
·
肝病新药!吉利德口服FX...
·
营养师的“双11”囤食清...
·
得了肾病综合征竟然是脚...
健康测试
 心理年龄测试  精神状态测试
 老人心理健康  紧张状况自测
体形
测试
体重:
公斤
身高:
标准
体重
食物
热量
五谷类,豆类 蔬菜类
水果类 肉类 蛋类 水产类
油脂类 奶类 糕点小吃
饮料类 糖类 茵藻类 全部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造血系统 心血管系统 皮肤科
神经及精神难病 儿科 五官科
新陈代谢及内分泌系统 外科
结缔组织及免疫性难病 妇科

鼻咽癌 慢性咽炎 复发性口疮
白血病 慢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
糖尿病 高脂血症 骨质增生症
白癜风 白塞氏病 红斑性狼疮
脑积水 智力低下 脊髓灰质炎
脊髓炎 震颤麻痹 坐骨神经痛
肥胖症 高血压 胃下垂 胃癌
白内障 青光眼 荨麻疹 斑秃
硬皮病 酒渣鼻 银屑病 湿疹
艾滋病 尿崩症 尿石病 遗尿
习惯性流产 乳腺增生病 不孕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扩张 中风
风湿性心脏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白细胞减少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
精液异常症 阳痿  ……更多
  站内支持: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使用帮助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国贸通 - 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纺织网 - 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农业网 - 蔬菜网
浙江都市网 - 医疗器械网 - 红娘网 - China Medical Device - 糖酒招商网 - 卫浴网 - Toocle.com - ChinaChemNet - 医药招商 - 医药招商网
© 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