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不安、心情低落、苦恼动怒……这是一些准妈妈易出现的情绪变化。怀孕后,准妈妈由于生理、 心理都会发生变化,如果准妈妈们无法在短时间内很好地处理这些变化,诸多情绪问题便随之而来了,严重的甚至会转化成抑郁症。
典型案例温柔淑女变成暴躁女
29岁的梁女士,在大家眼里一直是个温柔淑女,可自从怀上了宝宝后,变得整天愁眉苦脸,谁和她说话都不理不睬的,好朋友也都不联络了,家人和她说话她也会不耐烦,有时为一点点小事,就会和老公、和婆婆大吵大闹。她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变得这么暴躁。还总觉得饭菜不可口、房子的地段不好、婆婆对自己不够关爱,一会儿说隔壁邻居太吵,一会儿担心小区空气不新鲜,整天抱怨不断。她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忧郁症。
专家解析准妈妈情绪容易变化
这些现象在大多数准妈妈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出现过。不少准妈妈容易紧张、动怒、情绪低落,甚至会无缘无故地感到害怕,感觉容易衰弱和疲乏。由于受到妊娠所带来的生理和 心理上的双重影响,紧张、易怒、抑郁等现象已经成为很多准妈妈在怀孕期间所普遍遇到的情绪困扰。在本月刚刚举行的惠氏关爱 孕妇情绪主题活动现场,上海 心理协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默指出,准妈妈除了生理上的变化外,社会角色也发生了改变。家人和朋友对准妈妈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转变。在这些外部情境的转变下,如果准妈妈们无法在短时间内很好地调整心情,容易出现诸多情绪问题。
管理方法三个方法管理好情绪
准妈妈们应先从生理上来认识情绪的产生,并通过改变认知的方式,从而调整自己的想法,进行情绪管理。陈默提出,由于对事件认知的不同,导致对同一事件会有不同想法,最后产生完全相反的情绪,因此要学会转换想法。
专家提醒
焦虑情绪
增加宝宝风险
在主题活动上,陈默强调指出, 孕妇的情绪与孩子将来的行为和情绪存在着微妙的联系,而焦虑和沮丧情绪会增加宝宝在未来发育过程中的风险。尤其在怀孕7-10周时,准妈妈情绪过分激动或大起大伏容易导致流产;如果长期处于一种哀伤、忧愁、忧郁、痛苦的情绪中,宝宝出生以后的性格波动也会很大,并容易受惊吓和生病。?
1.快乐暗示
如果准妈妈总有一些负面的想法,像“如果孩子不聪明怎么办”、“孩子出生以后,我将难以应付我的生活了”等,要尽快给自己一些正面的鼓励,把自己所有值得肯定的优点和生宝宝之后的快乐计划记下来,引导内心积极快乐的情绪。
2.优待自己
准妈妈更应该利用一切时间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舒适轻松,如在阳光沐浴中放松身体,在散步中释然心情,听轻松的音乐和快乐的故事等,好好地优待自己,呵护自己的身体和心情,不要勉强自己做不喜欢的事。
3.转换想法
同一件事情,如果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会导致截然不同的情绪反应。当情绪不佳,想发火的时候,想象愉快的场景;当情绪发生波动,以第三者态度审视自己情绪变化,观察自己的内心状态,光是关注而不作反应,这个方法需要常常练习,要练习在说话时听自己说话,在行动时看自己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