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组织全国14个城市的14所三级甲等 医院对糖尿病足患者展开统一调查,结果发现,我国患者的糖尿病足病变以神经性病变为主;在引发糖尿病足的各种诱因中,物理因素占六成到八成。
据这项研究的主持者、汕头大学医学院一院内分泌科林少达教授介绍,糖尿病患者中15%~20%在病程中发生足部溃疡或坏疽。糖尿病患者发生坏疽的几率比普通人高40倍。根据引发溃疡的主要原因分为神经性足病、缺血性足病和混合性(神经—血管性)足病。
为摸清我国糖尿病足的病变特点及相关因素,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组织北京、武汉、哈尔滨、天津、广州、长春、南京、汕头等14个城市的14所三级甲等 医院,开展了多中心统一调查,最终依据WHO 标准筛选出530名有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结果显示,糖尿病足患者中神经性溃疡较常见,约占64%(其中混合性糖尿病足约占31%),缺血性糖尿病足约占36%。患者中神经性足病的预后优于血管性足病,而混合性足病的预后最差,下肢缺血更为严重。患者足部溃疡诱因物理因素占62.4%~84.9%,其中烫伤、穿着不合适鞋袜以及修剪趾甲不当等物理损伤是可以避免的。患者足溃疡部位近半数集中在第一足趾,这可能与第一足趾压力负荷高有关。研究还发现,患者足溃疡程度与其全身神经性病变、缺血性病变程度和经济收入密切相关。
专家指出,防治糖尿病足的关键,是早期发现糖尿病神经病变。肌腱反射、尼龙丝感觉点、足部音叉振动觉等检查方法最为简单实用,应在我国积极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