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廉江市石岭镇龙湾村一个采石时留下的大水坑,极易成为孩子“杀手”。
核心提示
据全球 儿童安全网络首次发布中国 儿童意外溺水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平均每年有近5万名 儿童、平均每天有近150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失去生命。溺水在所有儿童意外伤害死因中所占的比重,6年来持续保持在一半以上,而且趋势有增无减。”溺水事故已成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杀手”之一。
眼下正是酷暑天气,暑期将至,如何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成为家长、教育部门的首要议题。
湛江茂名:无情水24天夺走13学生生命
记者昨天(7月1日)调查采访获悉,今年6月1日至24日,在短短24天内,粤西茂名、湛江两市已接连发生了9起溺水事故,共造成16人死亡,其中湛江市13人。在溺水者当中,除了3人为成年人外,其余溺水者多数为中小学生。
溺水者多为农村小学生
6月1日,湛江市所辖的雷州和廉江两市就接连发生两起溺水事故,造成5名小学生死亡。他们都是在当天结伴到村边的鱼塘,或山塘里游水时不幸溺水死亡的。
6月17日中午,雷州市英利中心小学又传来噩耗,该校两名小学生,与另7名同学结伴到英利镇曾家村前的小水库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
6月19日,吴川市樟铺镇、吴阳镇,又接连发生两起小学生戏水遇溺事件,造成2名小学生死亡。
6月20日下午,廉江市青平镇花平水村委会罂煲埇村一个采石时留下的大水坑,又无情地夺去了一名年仅17岁的中学生的性命。
6月24日,茂南区袂花镇北丰村北丰小学两名六年级男生在该村附近一公司的防火池游泳时不幸溺亡。
仅仅24天,16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被无情的水吞噬。令人最为痛心的是,溺水的13名学生中,除了一名17岁的初中生外,其余均是年仅七八岁的农村小学生。
对策:家校联动开展安全教育
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或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当地教育等部门的有关人士表示,这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参与。
首先,学校应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对学生深入开展预防溺水的安全教育,要教育中小学生,绝不能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更不能到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
其次是家长,在孩子放学或放假后,要留意孩子的动向,教育孩子千万不要擅自到山塘或河流等地去游泳、玩水。
与此同时,各级党政及教育行政等部门,也应采取相应措施,及早清理并消除目前存在的安全隐患,如在易发生事故的区域设立警示标志等。
相关新闻
溺水地多在乡村河溪
入夏后,许多山区孩子喜欢到河道或者小溪边玩耍或者游泳,而许多小孩都是背着大人或者其他同伴的,所以绝大多数都没有任何救生防护泳具,结果屡屡出现溺水悲剧。记者昨日从梅州市公安局110获悉:今年4月6日至6月26日,梅州全市共发生溺水事件28起,死亡31人,救起1人。暑假将至,当地公安机关呼吁学校和家长加强对孩子游泳安全教育,不要让江河成为暑期孩子们的“杀手”。
在这些悲剧中,其中有17起21人为中小学生,其中最小的才8岁,发生溺水的地方多数集中在偏僻的河道溪流中,或深浅不一的乡村河溪中。
小知识
发生溺水事故要注意现场抢救
一旦发生溺水,一定要注意现场抢救或者边抢救边转送 医院,以免贻误抢救的关键时机。
1.迅速倒出积水。溺水者被救出水后,应立即倾倒出其体内尤其是呼吸道内的积水,救护者可将其腹部置于自己的肩部,扛着溺水者,让其头在前,足在后,快步奔跑,借跑步的颤动,让溺水者呼吸道内的积水迅速排出。与此同时,救护者可用双手举起溺水者的双手边跑边颤动患儿的双手,一方面促进呼吸道内的积水外流,一方面起到人工呼吸的作用。
2.疏通呼吸道。若溺水者尚有心跳呼吸,应立即撬开其口腔,清除口鼻部的淤泥、烂草、呕吐物等,将其舌头拉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可用手掐其人中 穴位。
3.人工呼吸,恢复心跳。如果溺水者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 心脏按压。可将溺水者头部充分后仰,口对口呼吸1次,随后 心脏按压4次,吹气与 心脏按压交替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