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韩出口医药贸易总额居于前10位,而韩国在金融危机中是所受打击较大的亚洲国家之一,韩元贬值加上美元贬值的双重损失,使该国企业出现资金链问题,无法像往年那样顺利收回货款,因此,我国对韩医药贸易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缩减。
而印度是我国第二大医药出口目的国。印度采购中国原料药多为生产制剂,根据 健康网监测到的数据显示,我国对印度青霉素、头孢中间体和原料药的出口均有明显下降。
乐观与谨慎
为刺激经济,央行连续出台降息、放宽信贷等政策,但一些证券分析师对此并不看好。
兴业证券分析师王晞表示:放宽信贷等政策对原料药出口影响不大,出口能否增长,主要看下游需求。目前欧美市场需求受阻,对日、印、韩等出口不畅,下游没有需求,再怎么降息也不能根本扭转局面。
而机遇或许就在国内市场。正如前述企业所言,新医改带来的医药市场扩容,为广大普药 生产企业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势必带动国内原料药的需求,但能否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则是关乎企业生存的转捩点。
以下一组数据或许更能提振信心:巴菲特旗舰企业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年报显示,巴菲特今年大量增持医药类股票。伯克希尔还披露持有欧洲最大制药企业葛兰素史克的151万份美国存托凭证,价值约6540万美元。而在过去一年中,伯克希尔先后投资多只医疗股,包括美国最大的两家医疗保险企业UNITEDHEALTH和WELLPOINT;伯克希尔还投资了强生公司,并持有法国最大制药商赛诺菲-安万特的股份,年初又买入GSK股票。医药 保健类属于防御型股票,企业的主要收入来自 药品及医疗服务的需求,与经济景气度好坏关联性较低,股息率高。
另据WHO统计,医疗保健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服务项目,预计到2015年,该产业还将随全球GDP增长9%~11%。
面对危机,我们有必要保持乐观,亦须谨慎。(贺彩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