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著名藏书家丁丙 |
丁丙,杭州人,他是同治、光绪年间国内四大藏书家之一,他自己的著书也很丰厚,对医药学,尤其是内科学极有研究,在1878年,他辑刻了《当归草堂医学丛书》的初编,加上后来该书的续刻,共达20种。左宗棠在1861年底进 |
|
|
|
煮软石头慰病妻 |
清朝名医傅青主,行医时碰到一对恩爱夫妻偶然发生口角,妻子十分伤心,从此病倒。丈夫懊悔不已,再三的赔不是,妻子的病情仍不见起色。傅医师问明病因后,顺手拣起一块小石头,嘱回家先用文火煮软,作为药引。但煮石 |
|
|
|
竹林七贤之一嵇康 |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上层士族和文人墨客中出现了一些文豪。出生于上虞县的三国魏末正始末年“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是一代文豪,其文辞十分壮丽,又精通养生学。是一个众人仰慕的风流人士。
嵇康作为曹操的孙 |
|
|
|
诸葛亮骂死王朗 |
诸葛亮骂死王朗
三国时期,曹魏与蜀汉对垒,曹真领大军来到长安,过渭河之西下寨。曹真与王朗、郭淮共议退兵之策。王朗说:“来日可严整队伍,大展旌旗。老夫自出,只用一席话,管教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战 |
|
|
|
重阳登高与中医药文化 |
“是节协阳数,高秋气已清”。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了。
农历九月,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个非常的时月。他们仰观于天,俯察于地,产生了许多推理和传说。在《易经》中,九为阳数。《夏小正》曰:“九月内火(大火 |
|
|
|
重阳登高健体魄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唐代诗人王维脍炙人口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语短情长,余味无穷,千百年来为世人所吟咏。农历九月九日,俗称“重九”,古人认为 |
|
|
|
仲宣忌医丧命 |
东汉年间,有一次大名鼎鼎的郎中张仲景对京都24岁的侍中王仲宣说:“你体内有隐疾,40岁那年眉毛会脱落,不久将归西天。我这里有妙药,你带回去服后可保平安。”仲宣把此忠告当作耳边风,认为自身壮健,把药搁置一旁 |
|
|
|
种梅养鹤话林逋 |
杭州人林逋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年轻时也曾在这人间天堂中风流倜傥。中年后受佛、道思想影响,看破红尘,在40岁左右隐居孤山,种梅养鹤,孤山上现在仍有一座放鹤亭,他就这样屏弃俗世的喧嚣而醉心于湖光山色 |
|
|
|
中医中药正在被“西化” 不要以西医标准要求中医 |
长期以来,由于按照西医的学术标准和教育体制管理中医药,已使几代中医药工作者迷失自我。中医药学术和产业正在因被釜底抽薪而濒临灭顶之灾。真正的中医和中药有不少已被基本异化,有学历、有文凭的中青年中医药师, |
|
|
|
中医治疗肿瘤将有规范化指南 |
在日前召开的“2006国际中医药肿瘤大会”上,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肿瘤)主任林洪生教授发表了“中医肿瘤规范化研究与循证医学”的书面发言,强调中医治疗肿瘤应尽快规范化,并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