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草中的花王与花相 |
本草中的花王与花相(一)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竟夸天下无双艳,独点人间第一香。”“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花之王———牡丹,原产我国,早在8世纪,首先传到日本,18世纪引入欧 |
|
|
|
本草中的“春蚕” |
本草中的“春蚕”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自然界中有许许多多的植物、动物朴实无华,默默地为人类奉献着自己的全部,莲藕和桑树便在其中,它们可谓是本草中的“春蚕”。
炎夏是莲花盛开 |
|
|
|
悲哀 |
悲不仅是形声字,而且还是会意字。要想知道悲,也就是“非心”的确切含义,就先得说说“非”。
非在金文作“兆”,像相背展开的双翅。双翅相背,表示违背。《说文》中说:“非,违也。从飞下翅,取其相背也。 |
|
|
|
杯弓蛇影 |
秦朝年间,陈留县(今河南开封东南陈留城)有个叫何解元的人,有一次他到朋友赵修武家里赴宴饮酒,喝了数杯酒后,忽然发现杯底有条小蛇,他把酒喝干以后又没有什么异常的感觉,但是他回家后常认为自己吞了小蛇,天长 |
|
|
|
褒贬不一话“铃医” |
走方郎中,又称走方医、草泽医,指游走江湖的民间医生,又称“铃医”。
走方郎中古代已有,宋元时盛行,《夷坚丙志·韩太尉》:“迁御医王继先诊之,曰:‘疾不可为也,时气息已绝’。适草泽医过门,针其四体 |
|
|
|
百草诗情 |
金银花
药用观赏两兼之,忍冬耐贫品格奇。淮南飘雪依旧翠,华北严寒半凋枝。
藤蔓春来卵叶绿,白花变黄放香时。味甘性寒解毒热,祛病饮茶老少宜。
菊花
四君子里一娇葩,凌霜傲骨世人夸 |
|
|
|
白居易诗中的养生思想 |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字乐天。贞元十六(公元800)年考中进士后,长期为官,政绩卓著;写诗作文不辍,留下一部七十一卷的《长庆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有一部分吟咏心性修养即养生的诗, |
|
|
|
白居易的《采地黄者》 |
(唐·白居易)
麦死春不雨,禾横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
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 |
|
|
|
爱国诗人陆游 |
宋朝最杰出的诗人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绍兴人。他的父亲陆宰携带家眷沿淮水北上京城东京(今河南开封)。在十月十七日,一个风狂雨骤的早晨,陆游就诞生在淮河一条风雨飘摇的船上。
陆游出 |
|
|
|
《诸病源候论》 |
隋唐时医学也有较大的发展,表现在不同医学专著的问世。如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对各种病证的证候、病源进行探讨的专书,书中把1700多条疾病证候分成67门叙述,全书计50卷,包括内、外、妇产、小儿、五官诸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