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肘后备急方》 |
一千六百年前,我国曾产生过一部既适于急诊之用,又便于临床诊疗应用的中医书,这就是公元四世纪前叶,葛洪编著的《肘后备急方》。这部医书之所以有肘后两字,意思是说可以把它藏于肘后衣袖之内而随身携带,以便医 |
|
|
|
《针灸大成》与山西的一段渊源 |
《针灸大成》是一部内容丰富、资料详实、流传广泛、影响较大的一本针灸学专著,众所周知,它的作者是明代针灸学家杨继洲。杨继洲是浙江衢县六都人,六都与山西相隔数千里,他的《针灸大成》与山西又有什么渊源呢?
|
|
|
|
《幽闺记》中药名写庸医 |
《幽闺记》是一部南戏,为元人施惠所作。
《幽闺记》第25出《抱恙离鸾》,用中药名着重描摹了一位庸医为人看病出诊前的情景。
这个庸医“姓翁,祖居山东,药性医书看过,《难经》、《脉决》未通”,“ |
|
|
|
《夷坚志》里的中医药文化 |
《夷坚志》为南宋洪迈所撰,原书420卷,后世多以涵芬楼版206卷为通行本,它记述了宋代诸多的人文掌故及逸闻趣事,涉及三教九流、诸子百家,纷繁杂浩,著录甚广。作者洪迈,字景庐,号野处,江西鄱阳人,为南 |
|
|
|
《药名体》诗 |
宋徽宗时户部员外郎孔平仲,字义甫,进士出身,史载其“长史学,工文词,著续世说,绎解稗诗”。在《宋诗记事》中载其写的两首《药名体》诗:
鄙性常山野,尤甘草舍中。
钩帘阴卷柏,障壁坐防风。
|
|
|
|
《杏林夜话》古老的生物钟 |
“情志疗法”
中医药学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宝藏,其中有璀璨的人本文化,有深邃的生命哲学。许多理论正越来越为当今国际医学界所重视、接受。现代医学,正在从纯生物解剖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 |
|
|
|
《辛弃疾与药名词 |
辛弃疾与药名词
南宋辛弃疾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词人,而且还是一名填制药名词的行家。大约在南宋淳熙十五年时,他用药名写了一首《定风波·用药名招婺源马荀仲游雨岩·马善医》:
山路风来草木香,雨 |
|
|
|
《西游记》中的医药学 |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无论在中国在海外都有广大的读者群,作者吴承恩在书中给我们描绘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种种磨难,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性格鲜明的形象,读来令人神往,不禁为作者丰富想象 |
|
|
|
《西游记》中的医药趣话 |
谁能想到,在《西游记》一书中,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在替朱紫国国王诊病时竟强调了中医诊断学上“四诊合参”的道理。书中68回有诗道:“医门理法至微玄,大要心中有转旋。望闻问切四般事,缺一乏时不齐全。第一望他神 |
|
|
|
《西游记》中的药名诗词 |
小说《西游记》在第三十六回“心猿正处诸缘伏,劈破傍门见月明”中,有一首唐三藏抒发情怀的诗。其诗曰:
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
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趱马兜铃。
寻坡转涧求荆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