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命运多舛的HIV疫苗
最初,由VaxGen公司开发的疫苗AIDSVax,是HIV外膜糖蛋白gp 120的重组体,虽然采用了乙肝疫苗的成功经验,但是在志愿者中进行的试验表明,该疫苗不能预防感染的发生,显然,AIDSVax不能诱导产生广谱的中和抗体。还有一种组合疫苗,先给予基础剂量的vCP 1521(一种重组的金丝雀痘病毒载体,Sanofi Pasteur公司开发),再同时给予加强剂量的病毒载体以及VaxGen公司的AIDSVax,从而可以既能诱导T细胞,又能诱导抗体的产生,这种疫苗目前正在泰国进行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其结果有望在2009年底公布。
一种成功的疫苗,应该能同时诱导产生广谱的中和抗体以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由于前者还存在很大的困难,所以现在有几种研发中的疫苗是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在非人类的灵长类动物模型中发现,这类的疫苗虽然不能预防感染,但是能控制病毒的水平,减少早期胃肠道相关淋巴组织中CD4+T细胞的破坏,并延缓疾病的进展。此外,如果人类在HIV暴露之前就接种该疫苗,可能能够减低感染的程度,因为疫苗能够降低病毒的水平,而且,二代传播的风险也可能会降低。但是有几点必须注意。
首先,“T细胞疫苗”是否对人类的HIV有作用,尚未得到证明。到目前为止,只有一种T细胞疫苗进行过人体试验,即Merck公司的MRKAd 5 HIV-1(gag、pol、nef)三价疫苗。共进行了两项临床研究,第一项是STEP研究(临床试验注册号:NCT 00095576),是在北美、南美、加勒比海和澳大利亚进行的;第二项是Phambili研究(NCT 00413725),在南非进行的。由于STEP研究的数据表明,该三价疫苗不能预防HIV感染,也不能降低接种疫苗的志愿者感染HIV后的病毒水平,所以两项研究均不得不提前中止。出乎意料的是,对STEP研究中的数据进行析因分析还发现,接种疫苗者新发HIV感染甚至还高于安慰剂组。接种者当中,HIV感染的相对风险最高的,是在入组时未割过包皮,而且先天性获得了病毒载体——腺病毒5的中和抗体的 男性,而入组时割过包皮、没有产生腺病毒5中和抗体的,其HIV感染风险则没有明显的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