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HIV包膜蛋白的三聚体结构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有望得出一些新的研究思路。还有一个思路是,设计一种新型的包膜抗原,也就是在HIV的包膜蛋白上加上一个支架蛋白,从而可以保证HIV能够被免疫系统识别并产生抗体。
通过诱导广谱反应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中和抗体开发的疫苗是不会有用的,除非这种疫苗所产生的效应,能够在病毒潜伏下来之前这段非常短的时间窗内就能将其消灭。更加深入的了解HIV感染早期的机制,将会有助于阐明先天性免疫应答以及粘膜免疫应答在控制HIV感染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对这些作用进行调控,以拓宽根除病毒的时间窗,防止HIV进入胃肠道的淋巴组织。
我们可能无法开发出传统意义上成功的HIV疫苗,因为有很多的科学难题需要解决。为了解决这些障碍和难题,我们必须再回到基础研究中去,进行一些更深入、目前疫苗开发中还未探讨过的研究。对于HIV疫苗的开发,我们还要保持谨慎的乐观态度,必须还要进行大量的基础研究。
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10月6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将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及两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
豪森的获奖成就是发现了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这种病毒是导致宫颈癌的罪魁祸首。豪森将获得这一奖项的一半奖金,即500万瑞典克朗(约合70万美元)。巴尔-西诺西和蒙塔尼的获奖成就则是发现了艾滋病病毒(HIV),他们将分享另一半奖金。
在宣布会上,评委会成员扬·安德松教授详细介绍了这三位获奖者的成就。他说,基于豪森教授的发现,人类研制出了两种能够预防 女性第二常见癌症——宫颈癌的有效疫苗。而在上世纪80年代,巴尔-西诺西和蒙塔尼成功复制出1型艾滋病病毒(HIV-1)基因组片段,最终发现了艾滋病病毒循环复制及与主体病毒相互配合的病理,由此确立了诊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方式。(新讯/文 吴平/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