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历史悠久的中药店称为“堂”的典故 |
凡是历史悠久的中药店都称作“堂”,比如北京的同仁堂,长沙的九芝堂,宁波的寿仁堂,济南的宏剂堂,沈阳的天益堂,贵阳的同济堂等等。这个典故为何而来呢?它是出自名医张仲景。张仲景是河南南阳人,其人医术高明, |
|
|
|
李时珍行医趣事两则 |
李时珍刚出道行医时,运气不济,虽然病人不少,但疗效总是欠佳,尽管李时珍诊治疾病时小心翼翼,但仍然磕磕绊绊。有一次,李时珍治疗一个脾胃虚弱的病人,为了小心谨慎,时珍给他仅开了一包甘草粉,嘱其回家拌饭服。 |
|
|
|
李时珍巧天药方戏昏官 |
相传我国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曾任四川省蓬溪县七品县令,后来因继承父志编修《本草纲目》,决意辞官回乡。
在他离职前,接任的县官为他饯行。席间,那个大腹便便的新官向他求医道:“素闻孝公医道高明 |
|
|
|
李东垣苦思出奇方 |
在金元四大家中,与张子和攻邪学针锋相对的是李东垣,他主张使用温补脾胃之法治疗各种疾病,后人称他为“补土派”。
东垣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能联系实际研读经典著作,常能提出一些与他不同的治法,挽救行将垂 |
|
|
|
李白醉酒五加皮 |
据传,唐代大诗人李白游罢安徽黄山后,乘船途经富春江。当船至睦州(今建德梅城)时,他弃舟登岸,到山中拜访一位名叫权昭夷的隐士。隐士取出美酒佳肴与李白对饮。李白见所斟之酒色红如玉,饮之其味醇厚甘香, |
|
|
|
老中医招聘用对联 |
从前有位老中医,开了一间药铺,公开招聘搭档。他将中药名拟成上联:“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过了三天,有个中年妇女前来应聘。她也用9味中药对出下联:“红娘子 |
|
|
|
兰茂学术简介 |
兰茂,字廷秀,号止庵,别号和光道人、玄壶子、洞天风月子等。生于明朝洪武三十年(1397年),卒于成化十二年(1476年),云南嵩明县杨林人。从《云南通志》等史料中,知道他自幼聪明,读书过目成诵,是少有的“神童”般 |
|
|
|
狂放不羁的写意水墨花鸟画家徐渭 |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这是徐渭震撼人心的诗作。山阴(绍兴)人徐渭(1521~1593年),初字文清,更字文长,号天池、青藤、山阴布衣。他从小就被乡亲赞誉为神童。成 |
|
|
|
脍炙 |
" 有个成语叫“脍炙人口”,形容好吃的东西招人喜欢,后来也用来形容文章词句优美,琅琅上口,被人传诵。但是具体说到脍炙的意思,很多人就含糊了。成语词典中说,脍是切细的肉,炙是烤肉。这么解释对不对呢?《 |
|
|
|
孔明除蛮觅仙草 韭叶芸香立奇功 |
话说三国时期,蜀国军师孔明为征服南蛮,率百万大军南征,擒拿孟获。岂料孟获也非等闲之辈,他暗施毒计,把孔明军马诱至秃龙洞。此地山岭险峻,道路狭窄,常有毒蛇出没,更有瘴气弥漫,蜀兵皆染瘟病,面临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