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企业大全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技术项目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药市行情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标 题: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中药检索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中医文化
伉俪寄“药” 
古时有一才女,出身草药世家。仲夏之夜,她思念远离家乡的丈夫,不禁仰天长叹:月圆人不圆,苦矣!于是提笔修书,倾吐衷肠。信云:“摈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效寄生缠绕它枝,令故园芍药花无主矣
康熙重医药养生 
康熙重医药养生

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清皇帝康熙,不仅治国有方,使大清王朝出现了“康乾盛世”,而且他对医学保健亦颇有研究,使他成为封建社会里的一名长寿皇帝。

这位开明君主对医药科学,不论中
看吴鞠通如何“佩姜”、用姜 
清代名医吴鞠通常将一块老干姜用小绢袋盛装佩带身上,称佩姜,以避瘟疫邪气。

一天,他在郊外遇见一村妇面白昏倒,守候一旁的丈夫顿足捶胸。问原因,知妇人连日泄泻。吴鞠通诊其脉舌,为寒湿泄泻虚脱日晒晕厥
刊行医籍,著书立说 
刊行医籍,著书立说

图书是表达和保存思想的一种有效方式,是文化的基本表现形式。儒家重人文,喜欢著书立说。应该说,在儒士加入到医生队伍中以前,有很多医生视医术为私产,秘不外传。但儒医却在仁义济世思
开创一代风气的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搂,不拘一格降人材。”这是清代爱国思想家、诗人龚自珍在鸦片战争前夕(1839年)写的一首著名诗篇。在行将崩溃的封建王朝的“衰世”,这首诗像一阵冲天的惊雷,滚过
镌刻在墓碑上的中药名诗 
在河南省郑州市博物馆内有一块墓碑,高2米许,碑座已失,上面用行书刻着一首七言诗,书法遒劲挺拔,每一句嵌有一味中药名,令人赞叹不已。该诗曰:

乌头早续杏林春,远志高标更除尘;

厚朴晚须成大器
近代中医史上方剂学的成就 


由于近代对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新的经验不断丰富,治疗方法渐趋多样化,作为辨证论治的主要工具的方剂学也随之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方剂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大型方书的继续整理和编纂单方
金兰升投诗求医 


金兰升,名清桂,晚年号冬青老人。清代江苏名医,生于同治四年(1865年),卒于1938年,常熟金家村人,系诗书旧族。金兰升初习举子业,诗文有奇气,风流自赏。工书法、金石,尤擅绘事。年二十三,其才不为八股
金匾高悬传美名名医匾话 
"民国年间,上海某富商患病,群医束手,以为不治。独有一位中医认为可救,处方数剂,竟告痊愈。富商很感激,出千元求章太炎先生为题一匾,借重以扬其名。太炎手书四字,曰“第三扁鹊”。富商大惑不解,请教于他人,
脚气病说 
公元4世纪,北方已经乱成一锅粥,西晋王朝司马氏兄弟叔侄之间狗一般地乱咬政治这块骨头,彼此厮杀得不可开交。兵戎遍地、烽火连天,时间持续了将近十年。这期间,一向喝酒吃药、高谈老庄的文人们,面临刀刃加颈的危
 
共有1689条记录,169页,显示1231--1240 <<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媒体报道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中国纺织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 糖酒招商网 - Toocle.com - China Medical Device
© 医药网版权所有